我公司开发生产竹节纱品种已近20年,截止目前已开发生产竹节纱品种1133个。有普梳棉、精梳棉、涤纶纤维粘胶纤维和差异化纤维与棉混纺等竹节纱产品;有环锭纺、赛络纺和紧密纺等竹节纱产品。随着新型细纱专件的研发和投入使用,比如新型加长上销的使用,能使正常纱成纱质量指标提高一个档次,大大改善了成纱质量。但是在加长上销配置的细纱机台上纺制竹节纱品种,特别是倍粗较大、竹节长度较长的特殊竹节纱品种来讲,将面临挑战。以精梳棉21.5S竹节纱品种为例,具体纺纱实践介绍如下。
一、配棉
新疆棉占94%(手摘),美棉占6%(机采),纤维平均长度28.3mm,马克隆值4.7-4.8,断裂比强度27.8-28cn/tex.。
二、纺纱工艺流程
简易清梳联—FA224型梳棉机—JWF1310型预并条机—CL15型条并卷联合机—D81型并条机(头道)—D81S型并条机(末道)—FA496型粗纱机—FA502型细纱机(配置竹节纱智能控制装置)—SAVIO型自动络筒机
三、各工序主要工艺技术要点及措施
3.1清梳工序
抓棉机棉台平整,在满足供棉的前提下,抓棉机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尽量减小,抓棉小车下降动程尽量减小,提高小车运转效率在90%以上,达到勤抓少抓、精细抓棉的目的,以利于提高后工序的开松、除杂和梳理效果。打手开松区在满足开松需要的前提下,打手速度尽量偏低掌握,减少纤维损伤;尘棒落杂区,保持尘棒光洁,无挂花、糊化现象,尘棒隔距适当,使大杂早落,防止落白花,造成制成率降低。多仓储棉量稳定,减少供棉波动,有利于生条重量不匀率的控制。清梳输棉管道,风量充足,棉流输送通畅,输棉管道无挂无堵无漏风。
梳棉机机后喂入棉层厚薄均匀,棉层探测匀整装置完好有效,有利于生条重量不匀率的控制。梳棉盖板要勤清理,保持盖板清洁无嵌杂,各部落杂、吸尘点,要风量充足,无挂无堵无漏风,各部梳理元件满足梳理要求,各部梳理隔距满足工艺要求,减少生条的棉结和短绒率,有利于提高生条的内在质量。
主要工艺参数如下:A002型抓棉机打手速度862r/min,打手电机轮节径168mm,小车行走主链轮25齿,升降电机链轮16齿,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3mm,小车运转效率90%以上。A036型豪猪开棉机打手速度360r/min,打手电机轮节径90mm,打手轮节径250mm。B5/5精开棉机打手速度660r/min,打手电机轮节径110mm,打手轮节径230mm。
FA224型梳棉机:锡林转速406r/min,刺辊速度930r/min,锡刺比2.25,出条速度140m/min。锡林电机轮155mm,刺辊轮240mm。FA224型梳棉机主要工艺隔距:刺辊至给棉板19英丝,刺辊下分梳板至刺辊22英丝,刺辊至除尘刀50英丝,后棉网清洁器至锡林43英丝,刺辊至锡林7英丝,锡林至后固定盖板26英丝、24英丝、22英丝、19英丝,锡林至后上罩板下口26英丝,锡林至后下罩板下口31英丝,锡林至活动盖板10英丝、9英丝、9英丝、8英丝,锡林至前上罩板上口35英丝,锡林至前下罩板下口24英丝,锡林至前棉网清洁器9英丝,锡林至前固定罩板9英丝、9英丝、9英丝、9英丝,锡林至道夫5英丝。FA224型梳棉机针布规格如下:锡林1835*1640,道夫4030*1890,刺辊5010*5030V自锁针布,盖板MCH55。
3.2棉预并工序
棉预并在JWF1310型并条机上生产。棉预并工艺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较少的并合根数,重点在牵伸与并合工艺。牵伸工艺改善条子的内在结构,使得纤维伸直平行;并合工艺改善条子的重量不匀率。主要工艺参数:实际牵伸倍数为5.26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92倍,罗拉隔距5*15 mm,并合根数5根,出条喇叭口3.4mm,出条速度400m/min,棉预并条干重19.5g/5m。
3.3条并卷工序
条并卷工序在CL15型条并卷联合机上生产。条并卷工艺采用合适的并合根数,合适的小卷每米定量,合适的主牵伸倍数,合适的主牵伸隔距。重点考虑小卷成型良好,小卷退绕不粘连,分层清晰。主要工艺参数:并合根数24根,小卷干重65g/m,主牵伸1.45倍,主牵伸隔距4mm。
3.4精梳工序
精梳工序在FA266型精梳机上生产。精梳工序兼顾质量和成本,在成纱质量满足客户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精梳落棉尽量偏低掌握,以节约原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精梳落棉率控制在16%-18%之间。精梳落棉率的控制以实际测试精梳落棉率数据为调整依据。因为影响精梳落棉率的因素比较多,诸如:原料的波动,精梳机的落棉刻度,锡林梳理隔距,锡林、顶梳的针布配置及齿密大小,顶梳插入深度,清洁毛刷状态及与锡林的隔距,滤尘负压风量,车间温湿度等等,均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精梳落棉率。一般以同一台精梳机测试2-3次精梳落棉率的平均值作为调整精梳落棉刻度的依据。落棉刻度调整后,复测精梳落棉率合格后,方可开车。
精梳机主要工艺参数:主牵伸倍数12.7倍,牵伸隔距4mm,后区牵伸倍数1.36倍,后退给棉,给棉长度5.2mm/钳次,落棉刻度在7-8,梳理隔距:第一组、第二组16英丝,第三组12英丝,第四组9英丝,第五组10英丝,顶梳插入深度+0.5mm,270钳次/min,台面喇叭口4.5mm,毛刷转速1200r/min。精梳条干定量20.5g/5m,精梳条外观棉结控制在10粒以内。精梳机锡林针布配置:锦峰整体锡林型号JF108TG/39736。
3.5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在头道D81型并条机、末道D81S型并条机上生产。因为并条工序未在自调匀整并条机上生产,所以采用两道并条机,对熟条重量不匀率的控制有利。头道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末道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有利于熟条条干不匀率的控制。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3.6粗纱工序
粗纱工序在FA496型粗纱机台上生产。粗纱工序采用大后区隔距,小后区牵伸倍数,适宜偏大的粗纱捻度,适宜的钳口隔距块,适宜的锭速,适宜的卷装和卷绕紧密度。主要工艺参数如下:粗纱干定量6.4m/10m,实际牵伸6.41倍,后区牵伸倍数1.19倍,罗拉隔距10*23*36mm,粗纱捻度4.672捻/10cm,粗纱捻系数123.1,钳口隔距块6.0mm,锭速900r/min。
3.7细纱工序
该环锭纺精梳棉21.5S竹节纱品种在FA502型细纱机上生产,该细纱机型加装竹节纱智能控制装置。该竹节纱品种主要工艺参数为:平均支数21.5S,基纱支数32S,节粗倍数2.5倍,节长150-400mm,节距330-1020mm,针织用纱。
因为该竹节纱品种节粗倍数较大,节长长度较长,又为针织用纱,所以细纱机工艺设计时,要掌握适当偏低的车速,适当偏大的捻度和合适的钢丝圈配置。因为该细纱机配置加长上销、肇东下销和V型牵伸配置,所以要采取稍大的后区罗拉隔距,稍大的后区牵伸倍数,适当的钳口隔距块,适当稍大的罗拉加压。
生产该竹节纱品种时,具体的工艺技术参数为:牵伸倍数39.78倍,传动比73.87,轮系比1.857,后区牵伸倍数1.38倍,设计捻度88捻/10cm,设计捻系数458.1,前罗拉速度146r/min,罗拉隔距18*35mm,钳口隔距块4.0mm平面,钢领PG14254,钢丝圈7721/0。
3.8自络工序
因为该竹节纱品种倍粗较大,节长长度较长,又为针织用纱,所以自络工序要求设计较低的络纱速度,以减少纱线损伤,控制纱线毛羽增长。同时减少因管纱退绕时张力波动较大,造成网纱或其他筒纱成形不良的现象。络纱速度1000m/min。
自络洛菲电清工艺:通道设定:N 6.5, DS 2.70,LS1.8cm, DL1.50,LL45cm, -D-30%,-L45cm。错支:+直径差12.0%,-直径差12.0%;短错支:+直径差15.0%,-直径差15.0%。疵群关闭。捻接:N 6.5, DS 2.70,LS1.8cm, DL1.50,LL45cm, -D-30%,-L45cm。上切纱:1.60。筒子竹节纱实测质量指标为:捻度90捻/10cm,捻系数468.4,捻度不匀率15.47%,强力282CN,强力CV%7.27,强力最大值301CN,强力最小值252CN,毛羽指数(3mm)19.38。
四、总结
在加长上销、肇东下销、V型牵伸配置的FA502型细纱机机台上,生产倍粗较大,竹节长度较长的竹节纱品种,关键在细纱工序。
细纱工序从工艺设计上要重点考虑:在竹节纱正常生产过程中,保证牵伸顺畅,防止出“硬头”。重点工艺措施:采取稍大的后区罗拉隔距,稍大的后区牵伸倍数,适当的钳口隔距块,适度稍大的罗拉加压。
另外,在细纱工序还要考虑:因该竹节纱品种节粗倍数较大,竹节长度较长,在产生竹节时,纺纱张力波动较大,采用合适的钢丝圈,适宜偏低的前罗拉速度,减少管纱毛羽,减少纺纱过程中的细纱断头,改善纺纱生活。
在自络工序,采取合适偏低的络纱速度,减少纱线损伤和毛羽增长,同时防止因该竹节纱品种管纱退绕时,张力波动较大,造成筒子纱成形不良现象的发生。合适的电清设计,满足针织竹节纱用纱要求。
最终,通过采取以上技术措施,该品种竹节纱得以正常纺纱生产,成纱质量满足了客户要求。
作者:盛庆石 山东飞泰纺织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