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
细化梳理典型问题解决方案
3.1 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细化梳理针布配置及技术要求
再生原料细化梳理对于纺纱工艺至关重要,织物的开松度和开松效果决定了适纺纤维的比例,如果在实际细化梳理过程(锡林和盖板之间)之前,纺纱过程中的布片无法得到开松或清除,即使残留布片占比的很低,也可能对后续的梳理过程造成风险。
传统的再生纤维细化梳理设备是清弹回收机加再清理梳棉机,采用刺辊+尘笼反复开松的形式。细化梳理原理是经过6-14道刺辊的反复开松,使纱线及织物组织在反复打击的过程中解捻、退捻,同时进行细化梳理形成可纺的单纤维,并在这个过程中去除杂质和不可纺的短绒。目前细化梳理设备形成了系统,其特点是强开、强打、高效除杂、梳理开松结合,循序渐进地开松分离纤维,再生纤维回收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具体对比见表3。
再生纤维细化梳理利用打开纱线,梳开纤维纵向联系状态,形成可纺纤维。其针布同梳理纤维不同,需要加强对纤维弹性和拉伸性的保护,减少损伤。细化梳理技术要求:原料开松除杂后,能够适用于后道环锭纺或转杯纺的纺纱工艺要求,同时可以满足成纱质量和可纺纱支数的要求;其短绒含量不高于40%;平均纤维长度不低于16mm;5%纤维长度达到20mm。
3.2 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细化梳理针布典型问题分析
细化梳理针布对有捻度的纤维及织物组织,采用是强梳理细化分解,锡林速度在600r/min以上,刺辊速度在1100r/min以上;针布以齿形粗大,齿密较稀为特点,以实现渐进梳理,细化分解的要求,具体见表4。
由于细化梳理设备的强开强打,造成纤维短绒增加,短绒容易沉入齿底造成嵌花,造成缠挂绕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布使用周期短、梳理开松效果差,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体见图4-5。
图4 针布嵌杂
图5 再生纤维短绒高
3.3 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细化梳理针布解决方案
(1)开松针布梳理化,开松针布承担梳理功能,解决二次梳理、三次梳理造成的纤维损伤问题;(2)采用柔和分梳工艺理念,控制短绒增长,减少短绒对纺纱质量的影响;(3)提高纤维的可纺性能,解决生产中纤维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3)降低落棉率,稳定产品质量,综合平衡排杂和梳理二者的关系;(4)提高单机针布功能,进一步提升效率。(5)采用涂层针布提高针布使用寿命和周期;采用新型材质提高使用周期。(6)采用加厚齿尖的措施延长针布使用周期,针布齿尖加厚1/3。(7)合理设计细化梳理针布,提升纤维利用效率。新型开松针布设计几何尺寸对比见表5。新型梳理针布设计几何尺寸对比见表6。
表中分析:刺辊针密36-118齿/(25.4mm)2,以增加梳理齿数;针高降低到5.0-5.6mm,以提高抗轧能力;齿尖厚度减薄到0.16mm,以提高穿刺能力,保护纤维,减少损伤;角度加大到10°-20°,以提高控制能力;表面采用涂层处理,降低摩擦系数,以利于保护纤维,延长针布使用周期。
表中分析:锡林针布针密860-1008齿/(25.4mm)2,以增加梳理齿数,针高降低到1.8-2.0mm,以提高转移率,齿尖厚度减小到0.04mm,以提高穿刺能力,角度加大到30°-35°,以提高控制能力,表面采用涂层处理,以降低摩擦系数,有利于纤维保护;道夫针布纵向齿距拉长,齿密减少,提高纤维容量,增加了一次转移率,齿侧面加横纹,提高了控制纤维能力;盖板针布齿密增加到450-550齿/(25.4mm)2,提高了梳理效果,横向针尖距减少到0.65mm,增加了拦截功能,提升了去除并丝残留回丝、布块的功能,植针方式由横密改为斜纹渐密或者匀密,提高了转移效果,减少静电绕花现象;金属针布采用复合涂层延长了使用周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