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莱赛尔纤维性能分析和纺纱生产实践

  莱赛尔纤维是一种采用溶剂法纺丝的人造纤维素新型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吸湿性能和可染性,原料来自源于大自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氧化胺对人体和环境无任何损害,且化学溶剂可回收利用,废弃的莱赛尔纤维在泥土中可以完全分解,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是“绿色环保纤维”。近几年来,经过不断摸索,我公司成功开发生产了莱赛尔针织纱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用户欢迎。现以莱赛尔14.8tex 针织纱为例,介绍我公司莱赛尔纤维的纺纱生产实践。

一、莱赛尔纤维的特性及物理指标

  莱赛尔纤维表面光滑,具有原纤化结构和纤维素纤维的优异特性,干强接近涤纶纤维,湿强下降不到15%,远优于粘胶纤维。主要物理指标见表1。

表1 莱赛尔纤维的主要物理指标

技术 | 莱赛尔纤维性能分析和纺纱生产实践

二、纺纱工艺流程

  FA1001抓棉机→FA125重物分离器→FA029多仓混棉机→FAF1115精开棉机→JWF1171棉箱→JWF1203梳棉机→FA317并条机→TMD81L并条机(附Uster-Pro自调匀整)→FA494粗纱机→DTM139细纱机→№21C-S自动络筒机(附Uster- Quan2电子清纱器)。

三、主要工艺参数配置

3.1 清梳联工序

  针对莱赛尔纤维不含杂(只含少量粗并丝)、整齐度好的特点,清梳联采用“柔性工艺”的理念,实现“柔性开松”和“柔性梳理”,在保证开松和梳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保护纤维,以梳代打,减少纤维损伤。

  开清棉遵循“勤抓少抓、多混少返、多松少打、精细抓棉”的工艺原则。降低打手速度,减少纤维损伤。抓棉机打手速度调整为690r/min,刀片伸出肋条距离0mm,打手下降每次1.5mm,小车行走速度设定为16m/min。JWF1115精开棉机打手速度降低到480r/min。

  梳棉采用“重转移,柔梳理,快转移”的工艺设计理念,“优选针布配置,优化分梳隔距,减少纤维损伤”的工艺设计思路,梳理过程中有效保护纤维,最大限度地减少纤维损伤,在分梳的过程中,针齿的技术特征决定了纤维的握持、分梳和转移效果,因此,以锡林针布为重点,对梳棉机的梳理元件进行优选、配套。梳棉机针布优选结果见表2。

表2 梳棉针布优选结果

技术 | 莱赛尔纤维性能分析和纺纱生产实践

  锡林采用金轮蓝钻针布,H2-30-860针布的针齿深度小,工作面全圆弧设计,可以有效提高锡林与盖板交换梳理的能力。TH420-A-86盖板针布采用稀到密的渐增排列方式,密度为420齿/平方英寸。H7-30-358道夫针布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强、凝聚纤维的效果好,可以有效提高道夫转移效果和纤维的伸直平行度。适当降低了后固定盖板的齿密,以有效减少纤维损伤。

  优选针布后,根据“柔性梳理”的理念,对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提高了锡林速度,以增强分梳效果;降低了刺辊速度,以减少纤维损伤;提高了锡刺辊比,以提升转移效果,减少因搓揉而形成的棉结;放大给棉板与刺辊、后固定盖板、活动盖板与锡林之间的隔距,以实现柔性梳理,优化前后的工艺参数对比见表3。

表3 优化前后的工艺参数对比

技术 | 莱赛尔纤维性能分析和纺纱生产实践

3.2 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的工艺配置要点是要尽量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整齐度,降低条子重量不匀。采用6×6根并合,为减少胶辊、罗拉缠绕现象,偏低掌握车速,同时对胶辊进行酸处理。

  头并采用5.92倍的总牵伸、1.88倍的后牵伸,以有效消除生条中的前弯勾,增大前区罗拉隔距、减小前区牵伸倍数,以利于减小前区牵伸力。末并后区罗拉隔距可以比头并大2~4mm,末并配置自调匀整装置,采用6根并合、6.02倍的总牵伸、1.18倍的后牵伸,同时后区罗拉隔距放大到26mm,以保证熟条条干的稳定性。并条工艺配置情况见表4。

表4 并条的工艺配置

技术 | 莱赛尔纤维性能分析和纺纱生产实践

3.3 粗纱工序

  根据莱赛尔纤维吸湿性强的特点,粗纱工序采取“大隔距、小张力、重加压、慢车速”的工艺原则。将罗拉隔距放大为14×30×45mm,以改善牵伸效率;后区牵伸倍数采用1.12倍、导条架采用1.02倍,以稳定条干水平。

  粗纱定量和捻系数高于传统工艺配置,低于优势重定量工艺配置。具体工艺配置见表5。

表5 粗纱工艺配置

技术 | 莱赛尔纤维性能分析和纺纱生产实践

3.4 细纱工序

  根据莱赛尔纤维长度长、抱合力低的特点,采取“重加压、大后区隔距、低车速”的工艺配置,以减少细纱断头,提高细纱条干。

  为减少成纱毛羽,选用PG1 4254型离子镀钢领,SNT超洁XLC1钢丝圈。工艺优化情况见表6。

表6 细纱工艺优化前后对比

技术 | 莱赛尔纤维性能分析和纺纱生产实践

3.5 自络

  自络采用“低车速、小张力”的工艺原则,以减少纱线毛羽和棉结的增长率。

  优选电清工艺参数,既要保证有效切除有害纱疵,又要稳定自络生产效率。对纱疵粗度的设置相对严格,加强对大棉结等有害纱疵的清除效果;对纱疵长度的设置相对宽松,控制剪切数量,稳定生产效率。电清工艺优化设置情况见表7。

表7 自络电清参数

技术 | 莱赛尔纤维性能分析和纺纱生产实践

四、车间温湿度控制

  莱赛尔纤维对车间温湿度的波动非常敏感,温湿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莱赛尔纱线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采用自动空调系统,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温湿度。各工序的温湿度控制标准见表8。

表8 各工序温湿度控制标准

技术 | 莱赛尔纤维性能分析和纺纱生产实践

五、成纱质量

  针对莱赛尔纤维的性能特点,采用以上工艺技术措施后,车间生产稳定,成纱质量稳定。工艺优化前后的质量对比情况见表9。

表9 工艺优化前后质量对比

技术 | 莱赛尔纤维性能分析和纺纱生产实践

  六、结语

(1)生产莱赛尔纱线,要提前对原料进行养生处理,并合理控制车间温湿度,以提升纤维的可纺性能。

(2)根据莱赛尔纤维的性能,梳棉应优选梳理器材,提高转移效率。

(3)并条应适当放大罗拉隔距,以减少牵伸力的波动,稳定条干指标。

(4)细纱应加大摇架压力、增大后区罗拉隔距,选用优质钢领和钢丝圈,以稳定成纱质量、减少断头。

(5)自络应采用较低的车速、较小的张力,以降低纱线毛羽、棉结增长率。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莱赛尔纱线生产工艺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下)

2023-7-31 17:01:36

纺织技术

技术 | 精梳对梳理单根纤维的量化分析

2023-8-2 17:02:1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