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并粗工序
3.2.1 生产难点
莱赛尔纤维在并粗工序的生产难点是胶辊易粘带纤维,尤其是在生产LF0.9dtex×34mm纤维时,设备停车30分钟以上再开车(如交接班)时,容易出现胶辊严重带花的问题。并粗工序本来就是纺纱流程中的纱疵大户,是产生纱疵的摇篮,在生产莱赛尔纤维时控制不当,更容易造成大量疵点,因此生产莱赛尔纤维时并粗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是侧重纱疵控制,必须严格控制并粗工序的运转状态,把纱疵扼杀到摇篮中,我们规定的监控流程如下。
3.2.1.1 并条
(1)采用“偏低速度、大隔距、中定量、重加压、光洁通道”的工艺措施。
(2)每天逐台、逐眼检查条子的内在质量,保证须条中有无折钩纤维束(见图6)。
图6 须条中的弯钩纤维
(3)每天逐台、逐眼检查条子的外观质量,保证须条表面圆润、光洁,无挂花,纤维径向排列紧密。如果发现条子表面不光洁(见图7),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予以解决。
图7 条子表面不光洁
(4)严格检查绒套、压力棒、清洁刮皮等积花、积尘现象。
(5)保证须条通道的光洁度,及时清洁集束器、喇叭口、圈条斜管内壁,防止出现油垢等问题。
3.2.1.2 粗纱
(1)采用“大隔距、大捻系、小后区牵伸倍数、中速度”的工艺原则。
(2)每天逐台、逐锭检查粗纱条的外观质量,保证须条表面圆润、光洁,无挂花,纤维径向排列紧密。如果发现条子表面不光洁(见图8),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予以解决。
图8 粗纱条表面不光洁
(3)严查绒布、绒板挂花、积花现象,保证须条通道的光洁度。
(4)教检员每天对粗纱进行动态检验,站车尾往车头方向眺望观察加捻三角区至假捻器区段须条有无疵点流出,动态检测每台车5分钟,逐台检验。
(5)教检员每天对粗纱进行静态检验,在停车状态下用手电检查每台车所有锭位上粗纱表面的疵点情况,如果发现粗纱表面有小疵点(见图9),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
图9 粗纱表面疵点
(6)车间相对湿度加大到75%左右,保证粗纱工序在吸湿状态下生产。
(7)选用质量优良的胶辊(比如粗纱可选用进口胶辊),优化涂料配比及表面处理方法。
(8)生产管理人员每天对并粗工序进行静态抽捡,抽检的比例为50%的机台,对每台车的粗纱进行逐个检查,并对设备上下绒布不转、带花、不贴伏胶辊或下罗拉的要每日常态化检查,生产差别化品种时,并粗工序纱疵是质量控制关键节点,并粗纱疵稳定了自络切疵波动的概率会降至最低。
3.3 细纱
3.3.1 生产难点
生产莱赛尔纤维时,细纱容易出现罗拉扭振、须条抖动、断头率偏高等问题,成纱毛羽、棉结显著高于其它纤维素品种。
鉴于莱赛尔在细纱工序的生产难点,我们采取的生产技术措施主要有:
(1)采用“罗拉大隔距、细纱超小后区牵伸倍数”的工艺原则。
(2)采用紧密赛络纺纺的生产方式(不建议使用紧密纺)。
(3)优选紧密纺装置的生产厂家(不是所有厂家的紧密纺装置都能生产好莱赛尔品种,尤其是特殊规格的莱赛尔纤维)。
(4)优化钢领、钢丝圈配套。
(5)优选网格圈规格。
3.3.2 罗拉扭振的解决措施
需要强调的是,生产莱赛尔产品,一定重点关注罗拉扭振,要把罗拉扭振彻底解决掉,否则成纱指标会严重恶化,我公司在采用细旦莱赛尔生产的紧密赛络纺80s纱线时,做了罗拉扭振对成纱质量指标影响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罗拉扭振对成纱质量指标的影响
针对纺制莱赛尔容易出现罗拉扭振的解决措施有:
(1)大罗拉隔距,由原来的19×38mm改为19×45mm。
(2)后区牵伸倍数由原来的1.21倍改为1.098倍。
(3)粗纱定量由原来的3.3g/10m改为2.4g/10m。
3.3.3须条抖动的解决措施
在相同同设备状态、相同工艺配置的情况下,由于莱赛尔纤维特有的特性,细纱工序网格圈处须条抖动的发生概率特别大,会比其它差别化品种高得多,一旦须条抖动成纱质量指标就会恶化。我公司在生产的莱赛尔/绢丝/羊绒40s纱线时,做了须条抖动对成纱质量指标影响对比的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须条抖动对成纱质量指标的影响
因此,一定要每天用手电照射、检查所有锭位的凝聚区,采用拉网式的监控方式把存在须条抖动的劣锭检查出来并及时消除掉。
3.3.4 毛羽偏高的解决措施
毛羽偏高是莱赛尔纱线的产品性特点,因此生产莱赛尔纤维一定要将细纱工序作为解决毛羽的重点,我公司在采用G100生产的紧密赛络纺60s纱线时,做了紧密纺装置的小罗拉直径对毛羽数量影响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见表5。
表 5 小罗拉直径对毛羽数量的影响
3.4 自络工序
3.4.1 生产难点
由于莱赛尔纤维表面较为光滑,因此捻接成功率较低,捻接稳定性较差,捻接强力偏低,尤其是采用LF1.3dtex×38mm及A100生产的纱线。
3.4.2 解决措施
(1)更换部分捻接器部件。
(2)稳定和加大捻接压力。
(3)每天逐台、逐锭检验接头质量。
(4)加严倒筒一筒到底断头数的内控指标。
(5)最大限度地管控前道工序原因产生的纱疵。
(6)加强对管纱成型质量的管理。
(7)把自然接头数和切疵接头数降至最低。
(8)加强自络设备运转状态的管理。
(9)提高一次接头成功率。
(10)把络筒工序的相对湿度提高到75%以上。
通过采取以上工艺技术措施,我公司采用LF1.3dtex×38mm纤维生产的紧密赛络60s纱线,成纱技术指标改进前后的对比情况见表6。
表6 改进前后的成纱质量对比情况
四、结语
莱赛尔纤维集涤的强力、棉的柔软、毛的保温于一身,已成为差别化领域中的热门纤维,我们应加快对莱赛尔产品的深入研究和摸索实践,为丰富莱赛尔产品实践体系而共同努力,为建立莱赛尔领域技术支撑体系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