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捻接工艺参数优化及验接方式的探讨

  我公司在村田№21C型络筒机上生产精棉/天丝14.7SJ品种时,经常出现捻接不良、接头处滑脱的问题,我们通过优化捻接器(加捻喷嘴G2Z、前面板为FB1、压纱板为H、解捻管为N2)工艺参数,有效提高了捻接质量。

  

  一、解捻时间的优化

  

  根据工艺要求,村田空捻器的解捻气压P1一般设定在0.65MPa左右,默认的解捻时间为0.71秒。为观察捻接器对纱线的解捻状态是否合适,在VOS的442界面里将捻接器解捻检测模式置于ON,将单锭显示屏基板上的SW5开关置于ON,观察纱线的解捻状态,在解捻工艺适宜的情况下,纱尾的解捻状态应呈毛笔头状,但我们发现在解捻时间为0.71秒时,纱线的解捻状态大都呈现出解捻过度的形态。为此我们对不同解捻时间条件下的解捻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见图1)。

技术 | 捻接工艺参数优化及验接方式的探讨

图1 不同捻接时间下的解捻状态

  从对比结果可知,当解捻时间为0.30秒时,接头的解捻状态最佳。

  

  为进一步分析解捻时间捻接质量的影响,分别将不同捻接时间下的连续三十个接头绕在黑板上观察接头的外观,并用单纱强力表对原纱和接头处进行强力测试,以分析捻接时间对捻接强力和外观的影响,见图2、表1。

技术 | 捻接工艺参数优化及验接方式的探讨

图2 四组捻接时间下接头状态

技术 | 捻接工艺参数优化及验接方式的探讨

  从对比试验可以看出,在将解捻时间改为0.3秒后,不仅接头的外观有所改善,强力也有所提高,接头不再呈易滑脱的现象。

  

  二、捻接长度的优化

  

  捻接长度也是影响接头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对捻接长度也进行了优选试验,见表2。

技术 | 捻接工艺参数优化及验接方式的探讨

  从试验结果可知,捻接长度选择1档和2档时接头外观区别不大,但1档的强力较高,所以我们选用一档。在实际生产中,接头搭接长度的调整要根据原料和纱支的不同进行调整,思路是在保证强力的基础上,搭接长度偏小选择,以保证较好的外观质量。生产整齐度较高的纤维时,搭接长度要短一些,否则接头外观会较粗;在生产低支纱时,接头搭接长度要短一些,在生产高支纱时接头长度相对长一些,以使接头的外观和强力都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

  

  三、接头质量的检验

  

  常规的检验方式是用单纱强力表拉测接头和原纱的强力进行对比,保证强力保持率在80%以上且外观要求平滑,但不同客户对纱线接头的要求也不同,我们对接头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为此我们对接头检验工作采取了多项措施:

  

  (1)采用三级接头质量把控(队长、工段、车间)措施,新品种上机必须检验接头质量。

  

  (2)改变了手拉强力检验法的纱线长度,将之前的30公分拉扯长度改为20公分,拉断强力更接近接头处的断裂强力。

  

  (3)每个品种上机后,都要抽测连续30个接头拉板,采用板上手扯的方式来验证有接头滑脱现象。

  

  四、结 语

  

  优化接头工艺参数时要遵循一个原则:要想获得较好的捻接效果,就必须将解捻状态调试到最佳状态,而调节捻接长度时要在保证强力的基础上偏小掌握搭接长度。

  

  作者:张宪松 德州恒丰集团陵县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特细号精梳棉纱的生产实践

2022-2-23 12:35:04

纺织技术

技术 | 细绒棉纺制COMNE90/2G烧毛纱的生产体会

2022-2-25 11:35:1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