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赛络紧密纺高支粘胶纱的开发

粘胶属于纤维素纤维,强力偏低,生产高支纱时存在较多的困难,现将我们生产赛络紧密纺高支粘胶纱时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技术 | 赛络紧密纺高支粘胶纱的开发

一、原料规格及生产工艺流程

纤维细度0.8旦,长度38mm,回潮11.5%。

生产工艺流程:

技术 | 赛络紧密纺高支粘胶纱的开发

FA002A抓棉机→FA016开棉机→FA022多仓混棉机→FA106开棉机→FA046棉箱→A076F成卷机→FA201B梳棉机→FA317A(二道)→FA415A粗纱机→EJM128K细纱机→№21C络筒机→成箱

二、各工序的工艺原则

2.1原料

粘胶吸湿性好,回潮偏大,原料需要在车间存放24小时以上,使回潮稳定后再进行生产。

2.2清花

采用“短流程、低速度、多松少打、以梳代打”的工艺原则,要防止出现返花现象。抓棉机打手刀片伸出肋条2.4mm,打手转速740r/min,适当提高抓棉小车运行速度,小车运转率不低于90%。开棉机采用梳针打手,速度控制在480r/min以内,以减少纤维损伤;A076F成卷机打手速度控制在960r/min以内。棉卷米重350-370g/m为宜,卷长30米。棉卷要用塑料布包裹好。

2.3梳棉

采用“低速、大隔距、柔性梳理”的工艺原则。锡刺比偏大控制,锡林速度300r/min,刺辊670r/min,盖板11.7cm/min,合理选用针布型号,锡林AC2030×01550P、盖板MCH45P、刺辊AT5610×05611、道夫AD4030BR×02090。优选各处隔距:刺辊至给棉板隔距0.38-0.46mm,刺辊至锡林隔距0.18-0.25mm,锡林至道夫隔距0.10-0.18mm,锡林至盖板隔距0.25、0.23、0.23、0.23、0.25mm。由于纤维细度细,不利于道夫转移,因此我们偏低控制车速,出条速控制在60m/min以内,生条定量15g/5m,减少棉网破洞、破边等不良现象,目测棉网无棉块、无破洞、无云斑、无破边等,清晰度要好。

2.4并条

采用“慢车速、重加压、少并合”的工艺原则。开车前彻底清洁须条通道,空车热车后再生产,防止皮辊、罗拉温度低产生静电缠绕现象。皮辊采用抗绕剂处理,防止开车时出现带花现象。车速150m/min,头道末道均采用6根并合,定量头并12g/5m、末并8g/5m,隔距11×25mm,后区牵伸倍数头道1.88、末道1.59。开车时先观察棉网质量,保证无棉束、棉块等异常现象,确保牵伸正常。

2.5粗纱

采用“重加压、大捻系数、小张力”的工艺原则。定量1.7g/10m,罗拉隔距11×26×34mm,捻系数88,后牵伸倍数1.22,钳口隔距4mm。粗纱车速不宜过高,锭速控制在700r/min以内。张力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意外牵伸。

2.6细纱

粘胶纱强力低,细纱断头较多,我们重点采用以下几点措施:

(1)采用双进双出喇叭口,确保两根粗纱正常喂入,喂入过程不出现缠绕。

(2)异型管采用上6mm下2mm的吸风口,减小下口距离有利于降低加捻三角区张力,减少断头。

(3)采用PG1/2 3554轴承钢钢领,以减小纺纱张力,降低断头。

(4)选用128目网格圈,提高透气性,以防止网格圈积花。

(5)采用免处理胶辊,直径偏大控制,以提高握持力,改善条干、减少断头。

(6)罗拉隔距17×70mm,后区牵伸倍数1.24,钳口2.25mm。

成纱质量指标见表1。

技术 | 赛络紧密纺高支粘胶纱的开发

2.7络筒

采用“低速度、小张力”的工艺原则,彻底清洁纱线通道,车速控制在800m/min以内,张力偏小控制,防止出现毛羽、棉结剧增现象。捻结调整后上机,捻结强力不低于原纱的95%。结合布面质量优化电清曲线图,有针对性地控制纱疵。

三、结语

生产高支粘胶品种,要提高关键专件器材的加工精度,采取“柔性梳理、柔性牵伸”的工艺原则,合理控制车间温湿度。

作者:张全同 赵伟国 山东宏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棉纱异纤控制的生产实践

2022-9-9 12:00:23

纺织技术

技术 | 简易清梳联改造探讨

2022-9-14 10:50: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