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差别化纱线质量控制的要点

为适应市场需求,我公司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走上了差异化发展之路,现与纺织同仁探讨生产差别化品种的一些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

一、充分了解原料特性,把控好原料关

差别化品种所使用纤维的特性,与原棉、涤纶等常用纤维大相径庭,只有充分了解原料独有的特性,生产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桑蚕丝纤维中粉屑很多、油剂大,生产技术难点是胶辊、绒布、网格圈等糊塞、粘带严重,质量控制的难点是纱疵很高。

(2)汉麻纤维无天然卷曲,抱合力较差,且麻结、麻点及粗麻率较高,可纺性极差,原料必须进行闷料养生处理才能使用.

(3)天竹纤维的单纤强力很低,生产中要保护好纤维,减少短绒的产生,质量控制的重点是A1类细小纱疵.

(4)兰精LF 1.3dtex×38mm天丝表面较为光滑,强力偏低、弹性较差,成纱棉结较高,络筒捻接强力合格率很低,后工序使用效率难以保证.

(5)杜邦舒弹丝膨、刚、粗、硬,生产重成卷困难、静电严重,梳棉生活难做,成纱毛羽高、条干差.

(6)超细旦涤纶在生产过程中要解决好各工序的缠绕问题。

二、严控纤维污染、混批错支、色差等质量事故的发生

2.1 原料的种类和批次管理

生产差别化品种,需要在精细化管理上下硬功夫,多品种、小批量是生产常态,短、平、快是经营特色,有时原料种类达几十种、批次达上百类,一旦在原料仓储、车间生产流转及成品存放乃至出库运输等任何环节产生差错,后果就不堪设想,尤其是纤维素纯纺品种,绝对不允许混进其它纤维。为此,我公司制定了以下管理措施:

(1)原料库中各种原料垛放置间隔3m以上。

(2)优先使用包皮破损的原料,包中掉出的纤维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乱放。

(3)配盘时严格按排包图上标识的种类排包,且管理人员必须在场复验后才能开车。

(4)虽然许多差别化纤维是工业化产品,但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使用同种原料不同厂家、同厂家不同生产线的原料,生产出来的成纱实际质量仍相差很大(见表1、表2),所以不可大意,仍需规范接批操作。

技术 | 差别化纱线质量控制的要点

技术 | 差别化纱线质量控制的要点

(5)同一厂家同一生产线的不同批次、同一批次不同时间段生产的原料,质量也有差异(见表3),同批次之间生产日期间隔不宜过长,各品种最好固定原料厂家、生产线及生产日期间隔短的原料,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性。

(6)每车原料到厂后,一定要进行相关质量指标的检验,包括颜色、光泽、纤维性状、开松状态、回潮率、白度、疵点含量(手拣)、油剂大小(手感)等。

2.2 流转和仓储环节产生纤维污染及错批错支的因素

诸多环节产生质量事故的可能原因有:

(1)原料在进储棉间时放错储存位置。

(2)同一容器具(包括回花桶、回花小车等)盛装两种不同的纤维时,清洁不彻底造成纤维污染。

(3)回花打包机同时打几种不同纤维的回花时,清洁不彻底造成纤维污染。

(4)粗纱头开松机同时开松几种不同纤维的粗纱头时,清洁不彻底造成纤维污染。

(5)配包时推错原料批次或回花包。

(6)棉卷标识不清,梳棉机后上错卷。

(7)上错生条。

(8)上错半熟条。

(9)粗纱机后上错熟条。

(10)粗纱机前用错粗纱管,或标识小票用错。

(11)粗纱放错位置或纱仓。

(12)细纱机上错粗纱。

(13)细纱机上错细纱管。

(14)自络设备上打错管纱。

(15)自络工序用错纸管。

(16)自络落下的满筒放错小车。

(17)运输筒子过程中放错垛位。

(18)成品打包时装错筒子。

(19)成包后放错成品包存放区域。

(20)出库时出错产品批次或产品种类。

(21)改纺品种时粗纱仓清底不彻底。

(22)纱房清洁不及时、不彻底。

(23)改纺品种时,车顶、车面、车底清洁不彻底。

(24)落纱插管时带线管上到车上。

(25)用不同品种的纱生头。

(26)做完试验的纱送错,或了机品种试验室没彻底清空该品种试验用纱。

2.3 回花、粗纱头的精细管理

回花管理是个很能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项目,回花回收流程中(包括台位挡车工往回花容器具放回花、往指定位置送回花、回花打包工把回花打包、回花包写标识和区域放置、配盘工往圆盘中推回花等)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将会造成错批或纤维污染,回花管理中还包括回花包布片及打包绳的规范使用,成包时禁用编织片和塑料绳,避免塑料丝和编织丝进入回花产生异纤污染。

随着紧赛和赛络设备的普及,对粗纱头的有效管理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

一是要少产生粗纱头,主要措施有:

(1)粗纱机精准定长。

(2)粗纱张力差异控制在合理范围。

(3)同一台细纱机只能用同一台粗纱机生产的粗纱。

(4)细纱机吊锭状态良好,尽量使用品牌厂家吊锭。

二是在紧赛纺细纱机上也要预留自由段,专门处理细纱拉空机台剩余的少数小粗纱。

三是加强管理,制定细纱拉空时的空锭标准(同锭两个粗纱必须有一个露出空管才能把这个锭子空起来)。

四是提高粗纱头设备的开松效率。

总之,粗纱头和回花管理是预防纤维污染和错批、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4 对空气中纤维飘浮污染的认知

空气中纤维飘浮也是造成纤维污染的一种隐蔽性途径,生产差别化品种的企业,车间一般并存多个品种。

一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同品种产生的纤维及短绒散逸,通过空气载体飘落在相邻机台其它品种上。

二是一些纤维通过吸棉笛管吸进车尾风箱产生纤维交叉污染,回花回用时极其隐蔽地产生纤维污染,造成质量事故;预防措施如下:

(1)不同品种相邻机台一定要做隔断。

(2)纤维性能差异大的品种一定要放在距离较远的区域生产,比如大道两边,柱子两旁并做好隔断。

(3)两品种相邻机台回花不再回用。

三、各工序的关键控制要点

3.1 清花

差别化纤维大多洁净无杂质,纤维整齐度好,开清工序以开松和混合为主,一般采用较短的流程,如一抓、一混、一开,甚至一抓、一混或一抓、一开,打手速度偏低掌握,比如FA106打手速度为480r/min,开松设备采用梳针打手, A076综合打手去掉翼式刀片。

清花工序要重视温湿度控制,生产纤维素纤维应略大掌握,控制在68-73%,生产汉麻与桑蚕丝品种,应按超大掌握,控制在80%左右,部分品种需在自动抓棉机上加装超声波加湿器,直接雾化给湿。

3.2 梳棉

梳棉是生产差别化品种时的重点工序,各种纤维在梳棉上体现出来的技术难点不同:

(1)超细旦涤纶易缠锡林,湿度应偏小掌握,控制在50-55%,锡林针布要特殊选型。

(2)汉麻掉网严重,生活极其难做,应加大车间湿度,控制在80-85%,锡林盖板速度与纺棉时相近,优选道夫针布型号,降低出条速度,加大生条定量,生产汉麻纯纺品种时,最好使用皮圈剥棉装置。

(3)二醋酸纤维是所有纤维中强力最低的,单纤维强力只有1.5cN/dtex左右,若采用常规纤维的梳理工艺,会造成棉网烂熟,成条困难,需降低锡林和刺辊速度,锡林280r/min、刺辊560r/min, 以保护纤维,减少纤维损伤。

3.3 并粗

(1)生产桑蚕丝品种时,并条容易出现胶辊吸花、带花现象,粗纱胶辊粘粉屑严重(纺1000米即粘满),需要加大局部湿度,反复优选胶辊型号和上涂料的方法。

(2)生产汉麻纯纺品种时,粗纱是“卡脖子”的工序,除需要将湿度加大到80%左右外,粗纱捻系数的设计非常敏感,要大胆优化设计。

(3)生产舒弹丝/匹马棉40/60 50s品种时,在粗纱工序存在问题是一二罗拉间须条较宽,边缘纤维有往二罗拉粘带的现象,产生大量的小疵点,我们在二三罗拉间加装中区集合器后问题得到了解决。

3.4 细纱

(1)生产紧赛细旦粘胶100s时,罗拉扭振、钢丝圈飞圈严重,需优选钢丝圈型号及减小细纱后区牵伸倍数。

(2)生产兰精天丝品种时,网格圈处须条容易抖动,罗拉容易出现扭振现象。

(3)生产超细旦涤纶纯纺紧赛100s纱,钢领钢丝圈选配尤为重要,否则容易产生糊圈问题,大纱断头多。

(4)生产高比例桑蚕丝100s纱,网格圈糊花、须条抖动、负压下降快、负压箱糊网严重、胶辊粘粉屑多。

3.5 自络

(1)生产天丝品种时,需解决捻结强力合格率偏低的问题,以保证后工序使用效率。

(2)生产天竹纯纺80s纱,要解决纱线强力低、满筒大头易卷边、大筒子整经断头率高等问题。

(3)生产S捻超强捻R30s纱,需更换捻接器的一些部件,适当降低络纱速度。

(4)生产包芯纱,除了要更换空捻器部分部件外,还要反复优化捻接参数,否则接头困难。需优化电清参数及接头时筒子倒吸圈数,以保证布面染色效果。

(5)生产桑蚕丝纯纺高支纱时,纱疵很高,前道工序需要进行攻关,减少纱疵的产生。

四、预防色差

(1)虽然差别化纤维是工业化产品,但不同厂家、同一厂家不同生产线、同一生产线不同批次、同一批次不同时间段生产的原料,质量上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建议制定类似生产纯棉品种的接批管理制度。

(2)混纺类高档产品(尤其是纤维性能差异较大、组分比例差异较多时),需采用“预混料+多仓混棉机+三道并合”的工艺路线。

(3)在正常工艺流程配盘时,切勿集中使用预混料过程中产生的盘顶、盘底包。

(4)原料差异特别大的纤维,建议采用“手扯混料→预混机预混→多仓混棉机→三道并合”的工艺流程。

(5)对于纤维密度和特性差异特别大的纤维(如粘胶与舒弹丝混纺)混纺,建议使用精准称量混棉系统。

(6)国家标准中的化纤类疵点(尤其是硬并丝及粗丝等)含量为2mg/100g,但在生产中建议按0.5mg/100g进行控制,且要保证包与包之间、一包内不同部位的疵点含量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7)生产高档混纺包单染纱线(如细旦竹/涤50/50 80s-100s)时,建议不使用回花。

(8)为编织袋包装的纤维素纤维原料,上盘开包时切忌用勾刀开包,以免勾碎的编织丝屑混入原料而产生异纤,造成染色不匀。

总之,生产差别化纱线的过程中,预防色差横档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纯纺品种要使各批次的纤维充分混和,混纺纱线品种要做到纱线截面各类纤维径向均匀分布,并预防原料中疵点超标及异纤误入,以防止在布面上形成染色疵点,要保证原料规范接批,纤维充分混和,精细控制疵点和异纤。

五、结 语

生产差别化纱线品种,要做好原料精细把关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差别化品种质量监控体系,监控好各工序的质量关键点。

作者:王建峰 河北佰斯特集团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利用DR曲线预估布面质量的探讨(下)

2022-11-4 10:28:23

纺织技术

技术 | CJ50支紧密纺高档针织纱的生产实践

2022-11-8 11:04: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