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控制条干不匀和
IPI疵点五大工艺参数的选择原则
控制条干不匀,降低IPI疵点,要根据企业的原料性能、设备运行状态等条件,合理配置各种工艺参数,特别是各工序的定量、隔距、压力、牵伸分配和车速这五大工艺参数,这五个工艺参数配置的基本原则是:
(1)不造成纤维断裂。
(2)不导致出硬头。
(3)钳口下纤维不会打滑。
(4)不产生过大的移距偏差。
5.1 定量
输入定量、输出定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本工序及下工序的牵伸效果。
定量过大过小都不利于纱线质量的稳定性,定量选择的原则是在生产过程中要使所有的纤维都处于受控状态,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本工序设备的牵伸形式及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如是否配置了附加摩擦力界(如细纱是否使用了压力棒隔距块、加长上销等),后区牵伸、罗拉隔距等。本工序牵伸、控制能力强,输入定量可以选大一些,输出定量可以小一些。
(2)与上下工序之间产量的匹配,保证正常供应。
(3)下工序设备的牵伸形式及牵伸能力,下工序牵伸、控制能力强,输出定量可以大一些。
(4)纤维本身的性能,保证须条有足够的抱合力,减少意外伸长,防止蓬松、发毛。
(5)纤维性能及质量控制要求。
在工艺配置一定、设备的牵伸效能一定的情况下,适宜的定量有利于提高牵伸力的稳定性,提高工序产量和产品质量。
5.2 隔距
罗拉隔距、钳口隔距的大小影响握持力与牵伸力的匹配与平衡状态,也影响纤维的浮游动程(罗拉隔距)和纤维的抱合力(钳口隔距),从而影响纱线条干和IPI疵点的数量。
罗拉隔距、钳口隔距的选择,应以“牵伸得开,不断纤维”为原则,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纤维长度及其整齐度,纤维表面摩擦性能。
(2)牵伸形式、摩擦力界的配置及其强度。
(3)摇架、皮辊的加压状态,钳口控制纤维的能力。
(4)输入、输出须条定量。
(5)罗拉直径,须条运行路线(直线?曲线?)。
5.3 压力
摇架、胶辊压力影响钳口对纤维的握持和控制能力。摇架、胶辊压力的选择,应以钳口下的纤维不会出现打滑现象为原则,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钳口下的纤维数量。在纱支粗的条件下应适当减小胶辊的压力;纱支细的情况下则应增大胶辊的压力。
(2)纤维性能特点,如长度、表面摩擦系数等。
(3)胶辊的硬度和直径。
(4)其它牵伸工艺配置,如罗拉隔距、罗拉速度、牵伸倍数等。
5.4 牵伸
牵伸倍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快慢速纤维的相对速度,从而影响移距偏差的大小,而移距偏差是造成条干附加不匀的根本性原因。牵伸的设置包括工序间的牵伸分配及工序内的牵伸分配两部分,其设置原则是:要保证牵伸区内的纤维处于最佳的受控状态。
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1)工序间牵伸倍数的分配要考虑与各工序牵伸性能的匹配。留余量,不超负荷配置。
(2)工序内分配要以有利于纤维弯钩伸直为原则进行配置。
(3)结合各工序定量及固定供应要求进行合理分配。
(4)结合各工序的牵伸形式及其器材配置情况进行考虑。
5.5 车速
车速影响纤维在牵伸区内运行的时间和速度,对纤维的排列结构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原则上车速的选择,要低于条干加速恶化的临界点10%以上。车速对纱线条干不匀率和IPI疵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车速高纤维经过牵伸区的时间短,纤维的变速过程短,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大,弯钩纤维伸直难度大,容易形成棉结,纤维集束变速的几率增加,容易形成粗细节。
(2)在工艺、器材配置相同的条件下,车速高对设备各专件器材的精度要求提高,机台震动大、皮辊的回弹周期短、罗拉的跳动大、摇架的压力波动变大等,都会对对纱线的条干不匀率和IPI疵点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选择车速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1)保证条干不迅速恶化。
(2)电耗、机物料消耗与产量增加的经济平衡点。
(3)工序供应情况。
(4)挡车工的看台能力。
六、结 语
纺纱条干的不匀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想要降低条干不匀率,减少IPI纱疵数量,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两大方面着手抓起,只有合理选用、混配原料,优选纺纱工艺参数,改善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加强操作和温湿度管理,使技术和管理结合起来协调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纺纱条干均匀度。
作者:王学元 中国纱线网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