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HVI、AFIS在前纺工序质量管理上的应用(下)

HVI、AFIS在前纺工序质量管理上的应用(上)

四、AFIS仪器监控

精梳落棉提高成纱质量

  精梳工序的落棉率不仅影响精梳条质量(精梳条中棉结含量、短纤维含量、不成熟纤维含量以及好纤维含量等);而且对纺纱特性及下游工序的效率及产品质量(如成纱条干CV%、细纱中的千米细节、粗节及棉结的数量等)都有影响。

4.1 对精梳落棉率的检测

  精梳落棉率的多少直接与精梳条及成纱质量相关,寻求合理的经济的精梳落棉率是精梳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作为精梳机优化工艺的重要考虑内容,这些都需要高科技仪器测试来提供准确数据。现以纺60英支、80英支落棉率控制在16%、19%、22%时对比试验,对比内容不同落棉率对纤维平均长度及偏差的影响见表9。

技术 | HVI、AFIS在前纺工序质量管理上的应用(下)  表中N为平均长度,以数量表示;W长度以重量表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落棉量对精梳条平均长度及偏差有显著影响,随着落棉率增加60英支的平均长度改进了1.5%,80英支的改进了0.3%。细支纱的改进程度不太明显,当落棉量增加时,CV%降低,落棉中短纤维含量增加可以改进精梳条中纤维长度的分布均匀度。

4.2 落棉量对不成熟纤维的影响

  由于不成熟纤维强力低,经清棉机、梳棉机的打击梳理,不成熟纤维易变成短纤维,在经过精梳机,还会继续变成短纤维,最终影响成纱强力。以60支、80支不同落棉进行对比,见表10。

技术 | HVI、AFIS在前纺工序质量管理上的应用(下)

  表10所示为60支、80支条卷在不同精梳落棉率的条件不成熟纤维及成熟纤维含量对比。试验对比证明精梳落棉量加大,精梳条中不成熟纤维减少,相对提高了成熟纤维的比率。

4.3 精梳机落棉对减少精梳条棉结数量的影响

  精梳工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精梳机锡林和顶梳等部件的作用,去除精梳条卷(或生条)中的短纤维及棉结,提高精梳条和细纱的质量。利用Afis仪器对不同落棉量进行对比试验,测试精梳条中的棉结和带籽屑壳棉结变化。落棉率仍按16%、19%、22%,纺纱60支、80支对比试验,见表11。

技术 | HVI、AFIS在前纺工序质量管理上的应用(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精梳落棉量增加,精梳条中的棉结和籽屑壳棉结均有减少。

4.4 精梳落棉中好纤维含率与落棉率之间的关系

  经过实验对比证明,当落棉量增大时,落棉率由16%增至22%,落棉中好纤维率亦增加,现在单纤维长度检测仪可详细地提供条卷、精梳条及落棉中纤维长度的分布,很容易了解纤维在落棉中占的比例。

4.5 精梳条中短纤维含量对纱线条干不匀率及纱疵的影响

  精梳条中短纤维含量对纱线的不匀率影响很大,不同的落棉量,精梳条中含短纤维不一样,从而造成的牵伸波不一样,由于落棉加大使精梳条中短纤维含量减少,牵伸波平稳,有利于CV%改善。从喂入精梳条中短纤维含量多少,可以看出纺出来的纱线不匀的情况。对比结果见表12。

技术 | HVI、AFIS在前纺工序质量管理上的应用(下)

  试验对比看出,精梳条及细纱中细节、粗节、棉结含量,随精梳落棉量加大而减少。

4.6 精梳条中短纤维含量对纱线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纱线中短纤维含量的多少,对单纱强力及伸长率影响显著,当精梳落棉加大时,纱线断裂强力及伸长率相应增加,纱线断裂强力及伸长率的改进主要与精梳落棉、排除短绒量有关,当精梳落棉排除短绒率多时,留在精梳条及纱线中的长纤维量相应增加,将会提高纱线断裂强力及伸长率。

4.7 精条条中短纤维含量对毛羽的影响

  精梳机加大落棉,会使精梳条及纱线中的短纤维含量减少,在纺纱过程中纤维受控制状态好,纱线上的毛羽就减少。精梳机落棉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见表13。

技术 | HVI、AFIS在前纺工序质量管理上的应用(下)

五、结束语

  现代的棉纺设备高速、高产、自动化程度高,利用HVI,AfiS等高科技检测仪器,对纺前准备工序监测棉结杂质及短绒等各项原棉及半制品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反映产品的内在质量。为生产中优化工艺生产提高可靠准确的数据,从而保证生产线上最大限度的排除原棉中的杂质而又最大限度地减少棉结和短绒,对减轻后工序负担,提高产品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HVI、AFIS在前纺工序质量管理上的应用(上)

2023-5-6 13:15:56

纺织技术

技术 | 合理优化气流纺配棉的措施

2023-5-10 17:35:2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