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JWF1213梳棉机几项结构的改进及对工艺的影响

  JWF1213系列梳棉机具有工艺适纺性强、操作使用简单方便、设备配台数低等优点,设备结合行业梳理技术的进步,在发挥原有优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结构设计,使设备的性能得到不断提升。

一、顺向给棉改为逆向给棉

1.1 改进形式

  早期的JWF1213A梳棉机采用顺向给棉、小直径菱形罗拉喂给(见图1),目前改为了逆向给棉、大直径菱形给棉罗拉(见图2)。

技术 | JWF1213梳棉机几项结构的改进及对工艺的影响
图1 顺向式小菱形罗拉给棉

技术 | JWF1213梳棉机几项结构的改进及对工艺的影响
图2 逆向式大菱形罗拉给棉

1.2 改进目的

  顺向给棉可以减少纤维损伤,但是控制棉层、握持纤维的能力较差,特别是自调匀整的检测不够稳定。而逆向给棉通过调整分梳工艺长度,也可以减少纤维损伤,但对棉层的控制能力较强,喂入纤维量更稳定,自调匀整的效果较好,利于高速高产。

1.3 工艺设计

  给棉罗拉-刺辊隔距改为给棉罗拉-给棉板隔距,隔距不易过大,可控制在0.50-0.60、以提高分梳效果。

二、活动盖板传动形式和龙骨设计改进为加强筋

2.1 改进形式

  原铝合金活动盖板的龙骨为空心结构,现改为加强筋结构,钢材质的踵趾块由内凹式结构改为外凸式结构(见图3)。

技术 | JWF1213梳棉机几项结构的改进及对工艺的影响
图3 活动盖板改进前后对比

2.2 改进目的

  龙骨改为加强筋机构,提高了刚性,形变减小,稳定性能提高;踵趾块改为外凸式结构,减少盖板换向时的阻力,降低了传动带的形变,减轻了磨损程度。

2.3 工艺设计

  盖板和锡林隔距可以进一步减少,提高了分梳效能。活动盖板-锡林隔距一般棉0.25、0.20、0.20、0.20、0.20、0.20mm;化纤0.30、0.25、0.25、0.25、0.25、0.25mm。

三、棉网清洁器的改进

3.1 改进形式

  棉网清洁器的组合方式由卡槽式连接改为凸凹板式连接(见图4)。

技术 | JWF1213梳棉机几项结构的改进及对工艺的影响
图4 棉网清洁器改进前后对比

3.2 改进目的

  原来采用卡槽式连接时,在卡槽内设置有软体的密封垫,在分开做棉网清洁器和导流板隔距时,容易使除尘刀壳体进入卡槽内而无法回弹,导致隔距发生形变,造成针布接针。

3.3 工艺设计

  改进后,可以进一步缩小除尘刀与锡林之间的隔距,从而提高棉网清洁器排除杂质的功能,减少发生设备安全事故的概率。

四、棉箱结构的改进

4.1 改进形式

  梳棉机原来配置的是JWF1173震动式棉箱,存在下棉箱输送不畅等问题;改进后配备JWF1177气流式棉箱,同时对棉箱的箱体进行了流线型优化设计,剥棉打手的角钉也由原来的直线排列结构改进为螺旋线排列的结构;剥棉罗拉角度也由原来的-15°结构改进为0°菱形结构,减少了绕棉现象(见图5)。

技术 | JWF1213梳棉机几项结构的改进及对工艺的影响
图5 棉箱改进前后对比

4.2 改进目的

  气压式棉箱增加了棉流输送的流畅性,减少了拥堵现象,也增加了上棉箱的储棉量,提高了棉层的稳定性,有利于自调匀整效果的发挥;剥棉打手排列形式的改进有利于高速,位角度为0°菱形结构,减少了绕棉现象,有利于气流布棉。

4.3 工艺设计

  改进后,棉箱打手速度可以提高到1200r/min,纤维开松度和取向度明显改善。

五、阶梯罗拉改为光罗拉

5.1 改进形式

  出条压辊由原来的阶梯型压辊改进为平辊压辊形式(见图6)。

技术 | JWF1213梳棉机几项结构的改进及对工艺的影响
图6 压辊改进前后对比

5.2改进目的

  减少阶梯小压辊隔距走动,造成的纤维损伤,故障率下降。

5.3 工艺设计

  改进后,压辊隔距的调整范围增大,有利于使棉条保证合适的紧密度。

六、固定盖板壳体装配方式及结构的改进

6.1 改进形式

固定盖板壳体原来只是用螺钉固定在墙板上,现改进为用螺栓透过曲轨墙板的固定方式(见图7)。

技术 | JWF1213梳棉机几项结构的改进及对工艺的影响
图7 固定盖板壳体装配方式及结构改进前后对比

6.2 改进目的

改进后调整更加方便,紧固性能良好,隔距不易走动,结合壳体结构的改变,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

七、活动盖板踵趾面润滑方式的改进

7.1 改进形式

改进了铅粉盒润滑机构,提高了润滑性能(见图8)。

技术 | JWF1213梳棉机几项结构的改进及对工艺的影响
图8 活动盖板踵趾面润滑方式改进前后对比

7.2 改进目的

  传动中,盖板传动电机传动油箱靠变速箱拖动固定在尼龙齿形带上的铁骨在曲轨上进行摩擦传动,在运转过程中摩擦阻力大,踵趾面与曲轨磨损较快,而且经常出现锡林盖板接针问题,改用铅粉块自加压的压润滑方式后了,润滑作用良好。

7.3 工艺设计

  改进后,可以降低盖板速度,降低落棉。

八、锡林和道夫筒体铸铁结构

8.1 筒体形式

  采用了铸铁式筒体结构。

8.2 设计目的

  受热变形小,减震性能好,结构性能问题。

8.3 工艺设计

  可以忽略工艺设计的热膨胀系数。

九、道夫墙板铝合金结构

9.1 筒体形式

  采用了铝合金墙板。

9.2 设计目的

  重量轻,形变小,稳定性能好。

9.3 工艺设计

  采用铝合金墙板后,设计锡林-道夫隔距时需要考虑热膨胀系数的影响,要比采用铸铁墙板时偏大0.02-0.08mm掌握,以降低接针的风险。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丨OE48.6tex纱创新技术的探讨

2023-7-4 17:24:33

纺织技术

技术丨TD10并条机技术特点和工艺优势分析

2023-7-5 22:36:4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