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棉机的梳理度直接影响成纱质量,而梳理针布直接影响梳棉机的梳理效能。为此,我们非常重视梳棉机针布规格型号的优选工作。自2020年1月28日起,我公司在FA1207型梳棉机上,对锡林针布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试验工作。试验机台原针布的配置情况见表1。
表1 试验机台原针布配置情况
在其它针布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C20-40-95D锡林针布(见图1)更换为AC1830×1440(金钢石镀层)单驼峰锡林针布(见图2)。在试验机台上分别生产JBC40ST和JCJ60ST品种进行质量对比试验。
图1 C20-40-95D锡林针布
图2 AC1830×1440单驼峰锡林针布
一、JBC40ST品种的试验对比
1.1 不同车速时的质量对比
更换锡林针布前后,生条AFIS指标对比见表2,落棉率对比见表3、成纱质量指标对比见表4。
表2 更换锡林针布前后生条AFIS指标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新换单驼峰锡林针布后,生条AFIS短绒增长率较换前上升2.8%,锡林、刺辊转速降低一档,锡林速度由原来的450转/分钟降低到420转/分钟、刺辊速度由原来的900转/分钟降低到840转/分钟,生条短绒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改善并不太明显。
表3 更换锡林针布前后落棉率指标对比
从表3可以看出,更换新型针布后,由于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增强,总落棉率降低了0.7%;锡林速度由原来的450转/分钟降低到420转/分钟、刺辊速度由原来的900转/分钟降低到840转/分钟,并将盖板频率由80Hz改为70Hz后,总落棉率与更换锡林针布前基本持平,略增加了0.1%。
表4 更换锡林针布前后成纱质量指标对比
从表4可以看出,在锡林速度450转/分钟、刺辊速度900转/分钟的情况下,对更换锡林针布前后的成纱质量进行同锭对比,针布上车后条干恶化0.44,-50%细节增加11.5个/千米,+50%粗节增加16.5个/千米,+200%棉结减少110.5粒/千米,下降比例为38.8%。
成纱的条干、细节、粗节等指标的变化趋势与生条AFIS短绒率数据的升高较为吻合。将锡林速度由原来的450转/分钟降低到420转/分钟、刺辊速度由原来的900转/分钟降低到840转/分钟,成纱条干、细节、粗节仍然不理想,特别是+50%粗节恶化严重。
为此,继续降低锡林刺辊转速,以减小生条AFIS短绒率,保证成纱质量指标,将锡林转速降低到390转/分钟,刺辊转速降低到780转/分钟,盖板频率降低到65Hz,生条AFIS指标见表5。
表5 继续降速后的生条AFIS指标
1.2 道夫磨针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考虑到道夫针布是2019年12月上车的,锡林更换新型针布后,道夫针布对纤维的抓取能力相对偏弱,道夫转移率偏低,导致试纺过程中成纱的条干、细节、粗节偏高,故对道夫针布进行了机上磨针,以提高道夫转移率,改善成纱条干指标。道夫磨针后,在控制车肚落棉率为2.5-3.0%,盖板花率为2.5-3.0%的情况下,生条AFIS指标见表6,成纱质量指标见表7。
表6 生条AFIS指标
表7 成纱质量指标
从表6、表7可以看出,道夫磨针后刚开始生产时,生条AFIS指标略有变差,但磨合后成纱质量指标总体上有所改善。
二、JCJ60ST品种的试验对比
为检验针布对精梳品种的适应性,在JCJ60ST品种上对更换锡林针布前后的成纱质量进行了对比试验。
2.1 梳棉台时产量33公斤时的质量对比
试验条件见表8,筵棉、生条及精梳条的AFIS指标见表9,成纱质量指标对比情况见表10。
表8 试验条件
表9 筵棉、生条及精梳条AFIS指标
表10 成纱质量指标对比结果
2.2 梳棉台时产量40公斤时的质量对比
试验条件见表11,筵棉、生条及精梳条的AFIS指标见表12,成纱质量指标对比情况见表13。
表11 试验条件
表12 筵棉、生条、精梳条、熟条AFIS指标
表13 成纱质量指标对比结果
从精梳JCJ60ST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来看,锡林针布更换为后,在梳棉台时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成纱综合质量指标总体上基本持平,当梳棉产量由原来的33公斤/台试纺棉结为59粒,提速后40㎏测试梳棉AFIS棉结45粒,生条短绒略有增高,成纱条干、细节、粗节有恶化趋势。
三、结语
单驼峰针布采用了金刚石镀层,齿形设计对纤维的托持能力较强,有利于纤维的转移,但新针布的针齿较为锋利,对纤维的梳理力度较大,容易造成生条短绒率升高,从而影响成纱条干、细节、粗节、强力等指标,因此新针布上车后,要对梳棉机的相关工艺参数进行适当的优化选择,以充分发挥新型针布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