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赛尔纤维生产工艺要点与研发实践(下)

三、案例分享

  

  3.1 绢丝30/A70 60S赛紧纱

  

  我们对所使用纤维的质量指标进行筛选检测,最终确认选用一级绢丝球,1.25dtex×38mm的A100天丝,纤维混纺比例为绢丝/A100天丝30/70,所纺纱线规格9.8tex。

  

  由于绢丝很难单独成卷,且混纺占比较少,因此选择了盘混方式,以保证纤维的混纺比和混合均匀度。

  

  3.1.1 原料养生处理

  

  由于绢丝过于柔滑、细软,且存在明显的静电现象,纺纱生活比较难做,对原料抗静电处理的要求很高,为了严格控制混纺比例,使原料充分混合,纱线光泽一致,并确保织物的独特性,需要在生产前对其进行人工预处理,主要是减少生产中的静电积聚现象,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达到防静电的效果。将绢丝条切割到所需要的长度,把抗静电乳液和温水按照1:15的比例搅拌均匀,均匀地喷洒在纤维表面,根据季节不同进行养生处理,夏季放置24小时,其它季节放置48小时,使纤维均匀吸湿、充分渗透,可提高纤维的可纺性,见图14。

莱赛尔纤维生产工艺要点与研发实践(下)

图14 绢丝切割与防静电预处理

  

  3.1.2 清花减少对纤维的打击

  

  由于纤维无杂质,天丝刚性大、表面光滑,易于分梳,但易脆断,梳理过度易产生短绒的特点,开清棉工序掌握“轻打、多梳、少落”的工艺原则。

  

  3.1.3 生条充分梳理

  

  为了使纤维充分伸直,并保持一定的分离度,将纤维梳理成单纤维状态,既保证绢丝充分伸直又不损伤天丝纤维。梳棉工艺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少损伤、柔性分梳”的工艺原则,合理控制锡林和刺辊速度,避免因纤维过度梳理造成损伤。

  

  3.1.4 保证并粗生活的稳定性

  

  由于纤维刚性大,且过于光滑,为防止纤维过度牵伸造成纤维损伤,采取两道并条。纤维光滑,纤维间的静电会使须条蓬松,纤维间的抱合力较小,纤维与纺纱器件之间也容易产生静电,导致纤维缠罗拉皮辊,末并容易出现返花、落白现象,导致条子带入疵点。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5-32℃,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如果湿度达不到工艺要求,可以采用加湿器进行局部加湿的措施。并条主要工艺参数见表3。

表3 并条主要工艺参数

莱赛尔纤维生产工艺要点与研发实践(下)

  

  3.1.5 细纱减少断头

  

  为保证成纱质量,提高条干均匀度,采用PG1 4054钢领,进口布雷克钢丝圈,异型管负压槽采用上六下二规格,钳口隔距偏小掌握,加强对纤维的控制,以不出硬头为宜。皮辊容易粘花,可以使用上绒辊,以对皮辊起到清洁作用,保持牵伸通道的清洁度。主要工艺参数:罗拉隔距19×45mm,钳口隔距2.5mm,细纱定量0.96g/100m,捻系数380。由于纱支较高,细纱车速偏低掌握,以保证细纱生活稳定。

  

  3.1.6 确保筒纱质量

  

  为了防止毛羽恶化,要控制好络筒速度,保证纱线通道内所有的元件完好、光洁,避免纱线在运动过程摩擦产生静电而导致纱线毛羽增加。在保证筒纱成型良好的前提下,注意筒纱张力的调整,车速偏低掌握。重点关注接头质量。Autoconer X5机型,采用16.1EB捻接块,加水捻接,代码参数见图15。

莱赛尔纤维生产工艺要点与研发实践(下)

图15 绢丝30/A70 60S赛紧纱捻接代码参数

  

  捻接效果:外观良好,纱线强力224cN,接头强力190cN(达到原纱强力的85%),成纱质量指标见表4。

  

表4 成纱质量指标

莱赛尔纤维生产工艺要点与研发实践(下)

  

  3.2 二醋酸30/莱赛尔70 60S赛紧

  

  我公司选用的美国伊士曼二醋酸,主体长度38mm,线密度1.33Dtex。

  

  由于二醋酸很难单独成卷且混纺占比较少,因此选择盘混方式,以保证纤维的混纺比,确保混合均匀度。

  

  3.2.1 清花

  

  根据醋酸/天丝纤维脆硬、容易损伤的特点,开清工艺采用“勤抓少抓、多松轻打、柔和开松”的工艺原则,打手速度偏小控制,以减少纤维损伤为主,盘混时要充分的加湿,生产出来的棉卷要用包卷布包好,以稳定棉卷回潮。

  

  3.2.2 梳棉

  

  在保证梳理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纤维损伤,采用“轻定量、慢速度、少损伤,柔性分梳”的工艺原则,由于纤维易损短绒多,要重点关注梳棉工序的清洁工作。主要工艺参数见表5。

  

表5 主要工艺参数

莱赛尔纤维生产工艺要点与研发实践(下)

  

  3.2.3 并条

  

  并条重点解决纤维伸直平行度,改善条子内在结构,降低重量不匀率。工艺采用“紧隔距、轻定量、慢车速”的工艺原则,为防止条子过度牵伸,采用两道并条,总牵伸和后区牵伸偏小掌握,罗拉隔距8×10×14mm。

  

  3.2.4 粗纱

  

  粗纱采用“小定量、大捻系数、合适粗纱张力”的工艺原则,罗拉隔距14×30×40mm,粗纱总牵伸和车速不宜过大,应适当偏小控制,对机台清洁要做好周期性监控。

  

  3.2.5 细纱

  

  为提高成纱质量,改善条干均匀度,减少纱疵,采用“低车速、小隔距、小后牵伸、小钳口”的工艺原则。选用低硬度皮辊,以增加对纤维的握持力,使用压力棒隔距块,由于纤维易脆断、短绒高,保持牵伸区域的清洁十分重要。

  

  3.2.6 络筒

  

  保证纱线通道光洁,采用较低的车速,控制在950m/min,以减少棉结和纱疵,保证接头质量,合理设置电清工艺,清除有害纱疵。筒纱主要质量指标见表6。

  

表6 筒纱质量指标

莱赛尔纤维生产工艺要点与研发实践(下)

  

四、结语

  

  近年来,全球莱赛尔纤维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突破了原有的应用领域,探索更多样的后道加工技术、推出更多的制品风格势在必行。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纺织产业链,莱赛尔纤维生产技术提升及后道应用拓展均展现出惊人的活力,必将引领莱赛尔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主导莱赛尔产业链的流行趋势。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莱赛尔纤维生产工艺要点与研发实践(中)

2025-3-28 10:44:43

纺织技术

棉纺空调温湿度控制要点及维护改造(上)

2025-4-2 17:00:3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