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2020全国纺织劳模评选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关于评选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96 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以高起点、高要求、高质量有序推动全国纺织劳模评选工作,为圆满完成劳模评选表彰工作打下坚实工作基础。
全国纺织劳模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会长孙瑞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表彰办副主任陈祎,中国纺联党委副书记陈伟康、纪委书记王久新,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邢冠蕾,中国纺联纪委副书记、人力资源部主任孙晓音,中国纺联办公室主任段红,中纺政研会副会长姜国华、秘书长郑国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表彰办表彰奖励处姚梦泽,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纺织劳模评选机构负责人及新闻媒体6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中国纺联党委副书记陈伟康主持。
会上,中纺政研会会长邢冠蕾就《通知》精神重点、要点,分别就评选范围、表彰名额及分配、评选条件、评选程序等关键环节,特别是结合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填报要求进行现场解读。
中纺政研会副会长姜国华就《关于2020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工作的补充说明》(初稿)进行说明。
中纺政研会秘书长郑国峰结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从四个方面通报了全国纺织劳模评选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在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既是工作部署会议,也是问题研讨会,更是行业提振士气的大会。此次劳模评选意义特殊,不仅是表彰人才,也是选拔人才,通过劳模评选提升社会对纺织行业的认知,弘扬新时代纺织精神。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评选工作。孙瑞哲强调,今年纺织行业发展既面临挑战,也有在压力下积极进取和巨大贡献的一面。一是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纺织行业全力投入生产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为中国和全世界的疫情防控做出巨大贡献;二是纺织行业在全国各工业领域率先复工复产,在全国各个工业部门中率先实现出口正增长。值得一提的是,纺织行业占全国规上企业职工人数十分之一,建设一支纺织产业人才队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第一,建立高质量人才队伍要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发挥关键作用。深化质量变革,需要有一支更加专业化的职工队伍,能够在价值链各环节精益求精,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品结构、产能结构调整,提高行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深化效率变革,需要有一支更加多元化的职工队伍,围绕资源有效配置与高效转化广泛链接、高度协同,深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金融与实体、服务与制造、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深化动力变革,需要有一支更加创新化的职工队伍,在既有产业基础上做到开拓创新,不守陈规、与时俱进,推动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
第二,此次劳模评审顺应技术革命、市场变化和代际更替的趋势。中国纺织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是要实现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人才是支撑行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行业人力资源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过渡,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迁移,需要在劳模表彰中既体现“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同时也优化行业人才结构。首先,要特别关注代际更替,打破用工难招工难等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制造环节是社会实现价值创造和创新衍生的中枢,需要更多年轻一代的参与使纺织事业代代相传,通过劳模评审可以提升年轻员工的行业自豪感与责任感,可以更好的让科技、时尚、绿色的行业新认知深入人心。其次,通过劳模评选体现复合化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作为产业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纺织行业的知识与技术正以平台化、集聚化、融合化的方式大量涌现,对人员结构的需求更加多元,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更加复合。纺织劳模需要体现行业领军人才、高端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体现技能化、复合化、国际化人才。
第三,要通过劳模评选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纺织精神,即:实业兴国的爱国精神、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协同发展的团结精神、人才为先的人本精神。


会议还进行了工作交流座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纺织劳模评选机构有关负责人结合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就评选推荐程序、组织领导机制等评选工作中需要明确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交流。会议一致认为,通过劳模评选表彰,必将进一步提振行业信心,更好推进全行业弘扬劳模精神,促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从而推动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推动中国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11月2日,2020全国纺织劳模评选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关于评选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96 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以高起点、高要求、高质量有序推动全国纺织劳模评选工作,为圆满完成劳模评选表彰工作打下坚实工作基础。
全国纺织劳模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会长孙瑞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表彰办副主任陈祎,中国纺联党委副书记陈伟康、纪委书记王久新,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邢冠蕾,中国纺联纪委副书记、人力资源部主任孙晓音,中国纺联办公室主任段红,中纺政研会副会长姜国华、秘书长郑国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表彰办表彰奖励处姚梦泽,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纺织劳模评选机构负责人及新闻媒体6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中国纺联党委副书记陈伟康主持。
会上,中纺政研会会长邢冠蕾就《通知》精神重点、要点,分别就评选范围、表彰名额及分配、评选条件、评选程序等关键环节,特别是结合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填报要求进行现场解读。
中纺政研会副会长姜国华就《关于2020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工作的补充说明》(初稿)进行说明。
中纺政研会秘书长郑国峰结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从四个方面通报了全国纺织劳模评选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在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既是工作部署会议,也是问题研讨会,更是行业提振士气的大会。此次劳模评选意义特殊,不仅是表彰人才,也是选拔人才,通过劳模评选提升社会对纺织行业的认知,弘扬新时代纺织精神。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评选工作。孙瑞哲强调,今年纺织行业发展既面临挑战,也有在压力下积极进取和巨大贡献的一面。一是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纺织行业全力投入生产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为中国和全世界的疫情防控做出巨大贡献;二是纺织行业在全国各工业领域率先复工复产,在全国各个工业部门中率先实现出口正增长。值得一提的是,纺织行业占全国规上企业职工人数十分之一,建设一支纺织产业人才队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第一,建立高质量人才队伍要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发挥关键作用。深化质量变革,需要有一支更加专业化的职工队伍,能够在价值链各环节精益求精,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品结构、产能结构调整,提高行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深化效率变革,需要有一支更加多元化的职工队伍,围绕资源有效配置与高效转化广泛链接、高度协同,深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金融与实体、服务与制造、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深化动力变革,需要有一支更加创新化的职工队伍,在既有产业基础上做到开拓创新,不守陈规、与时俱进,推动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
第二,此次劳模评审顺应技术革命、市场变化和代际更替的趋势。中国纺织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是要实现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人才是支撑行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行业人力资源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过渡,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迁移,需要在劳模表彰中既体现“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同时也优化行业人才结构。首先,要特别关注代际更替,打破用工难招工难等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制造环节是社会实现价值创造和创新衍生的中枢,需要更多年轻一代的参与使纺织事业代代相传,通过劳模评审可以提升年轻员工的行业自豪感与责任感,可以更好的让科技、时尚、绿色的行业新认知深入人心。其次,通过劳模评选体现复合化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作为产业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纺织行业的知识与技术正以平台化、集聚化、融合化的方式大量涌现,对人员结构的需求更加多元,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更加复合。纺织劳模需要体现行业领军人才、高端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体现技能化、复合化、国际化人才。
第三,要通过劳模评选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纺织精神,即:实业兴国的爱国精神、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协同发展的团结精神、人才为先的人本精神。


会议还进行了工作交流座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纺织劳模评选机构有关负责人结合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就评选推荐程序、组织领导机制等评选工作中需要明确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交流。会议一致认为,通过劳模评选表彰,必将进一步提振行业信心,更好推进全行业弘扬劳模精神,促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从而推动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推动中国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