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嵌入纺须条及丝纱定位系统的革新

“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以下简称嵌入纺)采用系统定位技术,在前罗拉钳口线上合理布置长丝与短纤维须条的相对位置,见图1,使长丝能够有效捕获短纤维须条,降低三角区短纤维须条的受力,减少断头。原有嵌入纺的须条及丝纱定位系统见图2。

技术 | 嵌入纺须条及丝纱定位系统的革新

图1 嵌入纺的实际运行状态

技术 | 嵌入纺须条及丝纱定位系统的革新

图2 原有须条及丝纱定位系统

嵌入纺系统需要两个粗纱和两个丝纱(维纶)同时喂入牵伸区域,在前罗拉钳口处形成三个加捻三角区,有效控制短纤维的游离,提高成纱强力。设备定位系统整体包括:原料喂入系统、张力控制系统、准确定位系统、导丝导条系统等。

现有嵌入纺设备丝纱喂入系统采用了瑞士品特公司生产的喂入装置,该装置通过丝纱断头检测装置和退绕张力控制装置,全程检测丝纱的状态和张力情况,导丝轮采用单沟槽控制丝纱进入钳口区的位置。通过改造的粗纱架增加粗纱量,后皮辊处采用分叉式喂入装置,有效控制粗纱喂入的位置,前皮辊与前罗拉钳口处使用专用集合器进行定位控制。在实际生产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1)两根同时喂入的粗纱由于相距太近,两根带有捻度的粗纱容易缠绕、扯断。

(2)单槽设计的导丝轮可调控范围有限,加捻三角区不稳定,包缠效果不良。

(3)品特丝纱喂入装置顶部缺少支撑装置,两根丝纱退绕过程中相互摩擦影响退绕张力变化,见图3。

技术 | 嵌入纺须条及丝纱定位系统的革新

图3 原有粗纱分绞和定位装置

根据以上问题,集中进行创新与改造。

(1)在品特丝纱喂入装置上加装一根光滑的导丝杆,通过螺丝固定,见图4,以有效避免上下两根退绕的丝纱发生碰撞影响张力。

技术 | 嵌入纺须条及丝纱定位系统的革新

图4 加装新的导丝杆

(2)针对粗纱缠绕问题,改造粗纱分绞装置,有原来的两孔改为四孔装置,粗纱分绞装置表面光滑无刮痕,将喂入的粗纱通道进行分离。有效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粗纱缠绕问题。

(3)导丝轮装置,重新设计多沟槽导丝轮,见图5,根据前钳口三角区的位置及成纱状态,合理调节丝纱喂入的位置,有效保证成纱状态稳定可靠。

技术 | 嵌入纺须条及丝纱定位系统的革新

图5 多沟槽导丝轮

通过创新与改进,丝纱与粗纱在喂入牵伸区和前罗拉钳口的位置精确可靠,丝纱和粗纱断头明显减少,人工干预次数降低,设备效率显著提升,丝纱包缠状态稳定,纱线质量满足生产质量要求,面料修补工时显著减少。

作者:郭宗孟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气动摇架用L型压力控制器替代V型上销簧的改造

2022-4-12 13:41:50

纺织技术

技术 | AC6RM自动络筒机实用技改

2022-4-14 10:48: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