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仁和纺织细纱车间近期的吨纱万锭产量在92吨左右,由于莱赛尔系列纺纱的机台多,平均锭速在14000转/分左右,经过日积月累的生产,制约着产量的提高,严重影响每月万锭吨纱产量风箱花率以及吨纱用电等消耗指标。我们本着“优质、高产、低耗”的原则稳定质量,降低消耗。
我们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吨纱万锭产量、效率、锭速进行了统计汇总进行了统计汇总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本公司吨纱万锭产量在92-93吨/万锭之间,制约产量提高进而影响效益。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本公司平均锭速14104转/分,生产效率96.1%,运转效率98.1%制约产量提高,进而影响效益.
根据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现状调查,生产效率96.1%,运转率98.1,细纱平均锭速14104转/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影响细纱产量因素
1.1细纱产量公式
G(kg/台.时)=[(罗拉直径27×∏×前罗拉转速)/1000]×[(细纱湿重×60)/(100×1000)]×480(锭数)=0.050868×前罗拉转速×细纱湿重× 480(锭数)/1000
举例:前罗拉转速:190r/min;细纱湿重:1.45g/100m
G=0.050868×190*1.45×480/1000=6.7kg/台.时
则1台细纱机1天的理论产量:6.7×24=161kg
效率(%):93-96 设备运转率(%):92-98
下面我们以效率95%,设备运转率98%计算:
1台细纱机1天的产量:161×0.95*0.98=150kg
开车时间:24×0.95×0.98=22.344小时
停车时间:24-22.344=1.656小时
影响吨纱产量的因素:
1.2速度
锭速16000r/min;15500r/min;13000r/min等
1.3 定量
定量就是单位长度的重量,是根据客户需要确定特数=克/千米;
例如XL19.7SJ,XL28.1SJ,LF9.8SJ C/GL85/1514.6,JC/M50/5014.7KS等;
1.4 效率(停车时间)
周期维修扫车:通过改进可缩短;
机械(电器)坏车:无预见性;
操作方面:停车处理速度,看台数量与看台能力、清洁时间、吃饭是否停车等;
改纺时间:改纺是否紧凑、装车速度快慢;
空锭:机械空锭和人为空锭;
分析:从分类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提高锭速,控制改纺ABC类维修停台,减少落纱停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吨纱产量的提高。
针对细纱车间吨纱产量持续偏低,围绕这一主要问题,小组成员分别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分析,经过整理统计如表4。
为了确认锭专件器材的主要原因,我们对相关因素做了大量的试验和跟踪,把各因素产生提速断头的数量作了统计汇总如表5。
通过对以上统计结果的讨论分析,决定把影响万锭产量主要因素定为:专件器材合理配置、落后机台、落后锭子、机台小纱大纱断头、改纺停台、落纱停台、改纺一次性合格率、前罗拉转速。
二、优化专件器材
减少了瞬时断头
(1)做好专件器材的对比试验,根据纤维特性合理配置钢领、钢丝圈,并优化周期,降低断头率。优化锭速分段和定长,根据品种特性对有提速空间品种适当调整车速。
(2)根据产量攻关95吨/万锭目标,优化锭速分段以及钢丝圈等专件器材,每周提40-60台提速200–300转,提速前整机,调整并严查纱型,实施提高产量的对策。
(3)跟踪难纺机台生产情况,及时反馈维修。钢领、钢丝圈等专件器材到期后,进行钢丝圈更换磨合程序,统一改纺提速标准,并对一线员工进行培训。
(4)严查并执行好改纺签单制度,跟踪新品种上机情况,缩短改纺停车时间,重点提高夜班改纺效率以及提高一次性交车合格率。
(5)到兄弟先进公司学习,优化锭速分段和专件器材的合理配置。
以上措施由工艺员负责落实,不按规定执行-10分/次。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优化专件器材,减少了瞬时断头,减少因提速不标准影响的断头,提高了吨纱产量。
三、检修落后机台检修落后锭子,
提高吨纱万锭产量
(1)莱赛尔品种提速后,有部分落后机台,落后锭子要及时检修,三心不同一,歪锭子、歪气圈、钢领发涩、叶子板不正、导纱钩不良、堵笛管、隔纱板歪斜等因设备问题造成的断头安排责任人进行检修,并按照包机责任机台责任到人。
(2)保全工段及修机工重点跟踪检查改纺工艺变更机台的牙轮咬合情况,避免牙轮松动啮合不良造成偏支纱。
(3)保全工段及时做好落后难纺机台及落后锭子的修复,保养工段严查钢丝圈的周期,以及钢丝圈混用现象。
(4)以上措施由保全工段负责落实,不按规定执行-10分/次。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6-9月份调查和反馈,减少了因落后锭子影响吨纱产量的现象。
四、优化专件器材提高万锭产量
(1)优化皮辊,交车做多组皮辊对比试验,优选专件器材。
(2)皮辊工段提前做好皮辊涂料配比调整工作,避免皮辊出现粘、缠等现象;并缩短皮辊调换人员检查上车皮辊周期,杜绝因皮辊原因造成的断头。
(3)保全工段及修机工重点跟踪检查改纺变更机台牙轮啮合情况,避免牙轮松动损坏造成的偏支纱。
(4)通过做对比试验合理配置隔距块及皮辊。
(5)由工艺员做实验,并不断总结经验,以上措施由工艺员和皮辊工段长负责落实,不按规定执行-10元/次。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8-9月份调查验收,减少了因专件器材不良造成产量低的现象。
五、提高改纺一次性交车合格率
提高万锭吨纱产量
(1)新品种交车试验做至少两种皮辊等专件器材试验。
(2)严格执行维修标准,调整自由区,调整握持管隔距、前皮辊位置,紧固皮辊爪簧螺丝,减少皮辊歪斜等,造成的一次性合格率低。
(3)检查摇架加压,用压力表逐个调试摇架压力。
(4)严格执行维修制度,新工培训后上岗,保全工段重点对新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新员工上岗后要有一对一的帮教老师带徒工作。
(5)严格执行维修标准,调整喇叭口,并严格执行清洁标准。
以上措施的实施由工艺员,工段长负责落实,改纺一次性交车合格率达不到标准的-10分/台。
结论:6-9月份调查验收,改纺一次性交车合格率已降到范围内。
六、开展产量擂台赛
提高万锭吨纱产量
(1)车间开展产量擂台赛,落纱停台,回花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竞赛。轮班长等管理人员每天根据云平台关注生产日报,分析本班生产效率及产量完成情况,奖励产量完成好的轮班。
(2)改纺后运转接单后再10分钟之内开车,必须保证6-8人。
(3)开展落纱队测试比赛,落纱时间平均控制在6.5分钟以内。
(4)每班按规定时间标准对夜班提速机台进行提速,保证提速机台的生产效率。
(5)每周根据云平台对落纱时长、改纺时长、停台、班产、运转效率进行竞赛评比,对评比结果进行公示。
(6)完善均衡控产制度,保证正常供应。
(7)严查改纺前后的检查。
(8)及时调整纱型。
(9)做好培训,开展落纱停台的竞赛评比,减少落纱停台。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由操作员负责检查落实,达不到标准的-10分/台。
结论:6-9月份调查验收,落纱停台明显减少。
从上表可以看出,8月份已达到万锭95吨的奋斗目标,但由于限电等因素,9月份、10月份没有完成万锭95吨。实际吨纱折万锭产量自8月份开始已达到万锭95吨的奋斗目标。
七、对各项要因分目标的检查
我们统计了2021年6月至2021年11月的折万锭产量。
7.1经济效益
以40S计算,以莱赛尔40支2套车14台为例,锭速提高(15200-14500)/14500=4.8%。
前罗拉转速每分钟增加4转,前罗拉提高2.16%,产量按70吨/月来算:产量每月增加70×2.16%=1.51吨。
7.2管理效益
(1)提高了车间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及工人对新型设备和技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进一步培养了全体成员“团结,敬业和创新”的可贵精神,深化了解决问题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了各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团队力量攻破技术难关,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深化了解决问题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八、结 语
总之,合理配置钢领、钢丝圈,降低断头,提高了万锭产量;对落后锭子检修,减少断头,提高了万锭产量;新皮辊、新皮圈优化条干,减少了断头;提高改纺一次性交车合格率,缩短了改纺停台时间;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减少了落纱停台ABC类维修停台,提高了产量;通过合理安排改纺计划,缩短了改纺停台。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加大各方面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坏皮辊、坏皮圈、集聚槽介轮积花,定位器磨损,罗拉有弯,个别歪锭子,吹风嘴位置不当,网格圈损坏等机械原因造成的落后锭子;集聚槽轮积花,安排专人检查清理,定位器磨损锭带检修工及时调整;优化工艺及专件器材,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对新品种上车工艺进行跟踪和优化;通过各种专件对比试验,筛选、优化工艺。并通过培训,技术比武等提高保全工的技术水平,将歪锭子歪气圈再度降低,从而提高整体万锭产量,提高整体的质量水平。
作者:王志方 曹端山 侯英华 张凯 高广远 山东德州恒丰集团夏津仁和纺织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