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引 言

胶辊的正确选择是决定成纱质量的关键,它不仅影响纱的内在质量,而且还影响纺纱速度和产量,由于现代纺织纺织工业的高速发展,条并卷联合机,并条机,精梳机,粗纱机,细纱机速度和产量都在不断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胶辊在高压的状态下连续运行,胶辊温度升高,容易发生龟裂。而且胶辊的速度加快,明胶被破坏变质的速度变快,胶辊表面不断增粘,胶辊摩擦力急剧增大,从而引起胶辊磨损加快,产生绕花等问题,严重影响成纱质量。因而选择一款合适的胶辊是纺织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普通环锭纺用胶辊

1.1环锭纺对胶辊的制作要求

(1)铁壳要优选,芯子要按技术标准进行验收.用上罗拉轴承径向间隙检测仪检测:径向跳动应小于等于0.015mm,径向游隙小于0.03mm ,轴向游隙小于等于0.15mm.选择六粒滚珠轴承,提高承载能力,密封性要好,防止使用过程中塞花,出现打顿现象,从基础上保证胶辊运转的稳定性.对于旧铁壳,当径向跳动大于0.03mm,径向游隙大于0.05mm,轴向游隙大于0.2mm时,要坚决报废,不能为了节约,因小失大。

(2)胶辊的套制应用垂直式气动套胶辊机,套制时调整上活塞杆与隔座在同一中心线上便可进行操作,定位准确,操作方便,质量高,成品率接近100%.型卧式液压套胶辊机因活塞杆易弯曲,套出的胶辊存在啃伤、挤伤、歪斜及芯壳与胶辊内层挤入胶料现象,一次成品率70% 左右。

(3)胶辊粗磨选用60孔/25.4mm砂轮,精磨用80孔/25.4mm砂轮,磨削量0.15mm-0.3mm,常规胶辊表面上涂料,磨砺2个往复,不处理胶辊磨砺4个往复.进口型胶辊磨砺后可直接上车使用,国产不处理胶辊上车有轻微缠花现象,最好采用紫外线光照再上车。

1.2环锭纺工艺对胶辊的要求

由于环锭纺两种胶辊的作用不同,因此对它们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后胶辊而言,首先要求后胶辊与罗拉组成的钳口能有效地握持纤维进,后胶辊参与细纱的后区牵伸,后区牵伸主要任务是负担一部分总牵伸,以减轻主牵伸区的负担,保证喂入前区的须条具有均匀的结构和必要的紧密度,从而与前区的摩擦力界相配合,形成稳定的主牵伸摩擦力界分布。后胶辊运转速度比前胶辊慢很多,因此后胶辊要求胶辊具有适当的硬度和弹性,但相对于前胶辊要求略低。对于前胶辊而言,要求前胶辊和罗拉组成的钳口能负担起主牵伸区的牵伸任务,同时还兼顾质量和产量。

前罗拉转速快,在重加压的环境下工作,须条对胶辊磨损大,因此,胶辊必须具有适当的硬度和弹性.同时要考虑到紧隔距重加压,因此对胶辊弹性和强韧性要求也要更高一些,因为高弹性是低硬度的基础,否则会产生塑性变形,影响胶辊圆整度,造成条干CV 的恶化.强韧性主要指耐磨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胶辊将逐步失去表面弹性,影响质量稳定,胶辊表面磨损会影响抗绕性能的稳定性.其次,要求胶辊有不绕花的性能,因此其表面状态应当具备“光、滑、爽、燥”的性能,这是胶辊的基本性能.对现在的环锭纺而言,这种性能要求更高。

1.3环锭纺用胶辊的使用原则

纺织牵伸器材胶辊对纺纱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作用的发挥必须基于两个方面:一是胶辊应有良好的性能,如优异的适纺性、较长的使用寿命、稳定的使用可靠性;二是要有科学合理的应用技术,如正确的选型、制作、配置、工艺、管理,以及对相关牵伸部件系统性优化等.这两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才能充分发挥胶辊的重要作用。

胶辊的综合使用性能,由握持性能、耐油性能、适纺性能、环保性能等专项使用性能组成,是这些性能的综合反映.胶辊成品主要物理性能有:冲击弹性、压缩变形性、弹性回复性、硬度、摩擦系数、抗臭氧性、耐气候性、抗机械疲劳性、扯断强力、滑爽性、吸湿性、抗静电性、脱脂性、抗油性、抗水溶性等.在这些物理性能交叉综合作用下。反映出胶辊的使用性能.根据纺纱牵伸原理,分析牵伸力与握持力之间的关系,得出胶辊应向着高弹性、低硬度、重加压、高耐磨、表面不处理铝衬套胶辊的发展方向.紧密纺胶辊在握持性能和耐用性能方面应比普通胶辊的性能更高。

二、实验部分‍‍‍‍‍‍‍‍‍‍‍‍‍‍‍‍‍‍

2.1实验设备与原材料

实验设备为经纬产环锭纺FA502型细纱机,采用弹簧摇架的加压方式。本次实验选用的胶辊为相同硬度的来自三个不同厂家的三种不同皮辊,分别是来自无锡市兰翔胶业有限公司的973,A公司的产品a,B公司的产品b.实验中选用的粗纱有两种均来自生产车间,一种是T/C85/15 21S粗纱 定量7.0克/10米,另一种是T/C70/30 31S粗纱 定量6克/10米。

2.2纺纱实验工艺配置

2.2.1T/C 85/15 21S工艺配置

粗纱定量:T/C 85/15 21S粗纱7.0克/10米

罗拉隔距:前至中21mm,中至后30mm

隔距块:3.5mm

总牵伸倍数:26.11倍

后区牵伸倍数:1.29倍

捻系数;=331.8 =62.6捻/10cm;

2.2.2T/C 70/30 31S工艺配置

粗纱定量:T/C 70/30 31s粗纱6.0克/10米

罗拉隔距:前至中20mm,中至后30mm

隔距块:3..0mm

总牵伸倍数:32.84倍

后区牵伸倍数:1.29倍

捻系数;=351.5 =80.8捻/10cm;

2.3实验方案

本次实验分别试纺T/C85/1521s和T/C70/3031s两种环锭纺纱,实验分为三个部分:三种胶辊所纺两个品种条干测试,三个品种胶辊抗缠绕性测试,三个品种胶辊的使用周期测试:

(1)不同品种胶辊所纺纱的条干测试.实验选用973,a、b三款胶辊(均为双层胶辊)在同为全新胶辊,且制作工艺相同,涂料配比相同,胶辊直径相同,细纱同锭同粗纱,和其他纺纱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纺同一个品种的细纱。

(2)纺制T/C 85/15 21s.将三种胶辊各选十只制作好,细纱选定一台车的十个锭子,并且固定相应十个锭子的粗纱,第一批将973,a,b三种胶辊上分三次放在在十个锭子上纺纱,纺好后测试每次数据,第二批将973,a,b三种胶辊上分三次放在在十个锭子上纺纱,纺好后测试每次数据,第三批将973,a,b三种胶辊上分三次放在在十个锭子上纺纱,纺好后测试每次数据。将三批数据测试完后每种皮辊每个锭子取三次平均值进行制表分析。

(3)纺制T/C 70/30 31s.将三种胶辊各选十只制作好,细纱选定一台车的十个锭子,并且固定相应十个锭子的粗纱,第一批将973,a,b三种胶辊上分三次放在在十个锭子上纺纱,纺好后测试每次数据,第二批将973,a,b三种胶辊上分三次放在在十个锭子上纺纱,纺好后测试每次数据,第三批将973,a,b三种胶辊上分三次放在在十个锭子上纺纱,纺好后测试每次数据。将三批数据测试完后每种皮辊每个锭子取三次平均值进行制表分析。

2.4抗缠绕性

在条干测试的同时,分别对每种皮辊每纺一个小时时间内的缠绕次数作统计,然后进行分析

2.5周期

(1)将T/C 85/15 21s选三个机台,每个机台固定十个锭子,分别上975,a,b三款皮辊上机进行纺纱,并对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周期条干实验,每十天进行一次取样测试。

(2)将T/C 70/30 31s选三个机台,每个机台固定十个锭子,分别上975,a,b三款皮辊上机进行纺纱,并对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周期条干实验,每十天进行一次取样测试。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3.1纱线性能测试仪器

本次实验主要测试了管纱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具体指标.所选择的测试仪器为:

(1)陕西长岭纺电生产的YGl35G条干仪

(2)测试速度和时间:速度为400m/min,时间1min,测试次数为10次;

(3)测试项目:CV值,粗节,细节,棉节;

(4)测试环境:温度21士2℃,相对湿度65 %左右。

3.2实验结果分析

3.2.1不同胶辊成纱条干分析

实验中我们选用了三种胶辊分别在T/C85/1521s和T/C70/3031s两个机台上的固定十个锭子上纺制,由于实验中考虑到不同皮辊纺制不同品种,所以对每种皮辊纺不同品种纱时作了详细统计。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由表3-1—3-6可以看出975这款胶辊在纺制T/C 85/15 21s和T/C 70/30 31s这两种纱时新胶辊上机条干都优于a、b两款胶辊,粗节和棉结均优于a、b两款胶辊。而a、b两款胶辊在各项指标中表现接近。

3.2.2抗缠绕性分析

在条干测试实验中我们选用了三种胶辊分别在T/C85/1521s和T/C70/3031s两个机台上的固定十个锭子上纺制,我们记录下每批次的数据,然后将三批次同种胶辊纺的同种纱,单位时间内的缠绕次数进行求平均值,详细见下表。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由上表可以看出975胶辊抗缠绕性明显优于a,b两款胶辊,而a胶辊又优于b胶辊。

3.2.3周期跟踪实验分析

(1)将T/C85/1521s选三个机台,每个机台固定十个锭子,分别上975,a,b三款皮辊上机进行纺纱,并对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周期条干实验,每十天进行一次取样测试,将十天一次的十个锭子的实验取均值记录数据,详见下表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2)将T/C70/3031s选三个机台,每个机台固定十个锭子,分别上975,a,b三款皮辊上机进行纺纱,并对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周期条干实验,每十天进行一次取样测试,将十天一次的十个锭子的实验取均值记录数据,详见下表。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技术 | 973胶辊与涤棉混纺纱线成纱性能的研究

由3-7—3-12分析得出975胶辊条干优于a,b两款胶辊,且在使用过程中条干恶化幅度和a款胶辊相当均优于b款胶辊。

综合3-1—3-12所列数据和抗缠绕性实验得出,三款胶辊中975胶辊具有条干优,抗缠绕性好,和使用周期稳定的特点.。

四、实验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4.1实验的不足

由于实验时间,实验误差,实验室条件以及一些主观的因素的影响,本文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

(1)在纺纱过程中,由于细纱机经常洗车,机械性能无法调整到一致,这影响了纺制效果。

(2)纺纱挡车工者在细纱机操作方面的熟练程度,尤其是接头的水平也影响到成纱质量。

(3)纱线检测方面,实验操作本身造成的误差也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规律性。

(4)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实验没有足够细致的完成。

4.2未来展望

对于成纱质量而言,纺织行业有一个共识:原料是基础、器材是关键、管理是保障.在纺纱过程的每一个纺纱工序中基本上都离不开针布、胶辊胶圈存在,因此,胶辊胶圈质量的好坏,是决定纺纱多工序棉条、棉纱质量是否良好的关键,它不仅影响棉纱的内在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纺纱过程的速度和产量的快与慢.选择好胶辊胶圈的型号对作为纺纱工作者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技术课题。

作者:龚华彪 四川贵均纺织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纱管的选用与保养

2022-7-28 17:40:57

纺织技术

技术 | 高精度轴承钢钢领应用实践

2022-8-1 10:50:4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