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纺纱企业对纱线条干均匀度和IPI疵点的控制越来越重视。
一、提高条干均匀度
降低IPI疵点的七大意义
1.1 提高布面外观质量(三要素)
成纱条干均匀度和IPI疵点数量是影响布面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成纱条干均匀、IPI疵点少,才能保证良好的布面风格,从而保证布面外观质量三要素的优良性:
(1)纹路:清晰、匀称
(2)光泽:鲜亮、一致
(3)手感:平整、光洁
1.2 提高布面质量的等级
织物疵点是织物评定等级的主要依据,而纱线疵点是造成织物疵点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纱线疵点影响布面质量等级评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纱线疵点的长度
(2)纱线疵点的粗细程度
(3)纱线疵点的数量
(4)纱线疵点的分布状态
(5)纱线疵点的色泽
IPI疵点虽然相对较小,但如果成纱条干均匀度较差、IPI疵点数量较多、分布状态不均匀,布面的纹理清晰度、色泽均匀性和表面平整光洁度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很容易出现粗细节集聚现象,会形成布面云斑等布面疵点,从而造成织物降等,甚至须要作为疵品进行处理。
1.3 提高纱线及织物强度和伸延性能
织物的强度指标包括:
(1)断裂强度
(2)撕破强度
(3)顶破强度
(4)接缝强度
(5)剥离强度
但不论是织物的哪一种强度,都与纱线的断裂强度密切相关。当纱线条干不匀率高、IPI疵点较多时,会形成强力弱环:因为粗节处由于捻度较小,纤维易滑脱而造成强力较低;细节处由于纤维根数较少,能够承受的拉力较小而造成强力较低;棉结包覆在纱线内会造成须条纤维排列结构的不均匀,从而影响纤维的受力状态而造成强力偏低。总之,纱线条干不良,粗细节、棉结多就意味着纱线的强力弱环较多,纱线的整体强力较低,断裂伸长较小,从而影响织物的强力和伸延性能,进而影响织物的使用寿命。
1.4 改善纱线捻度的分布状态
纱条上的捻回有向细节处集中的特点,细节段捻度会比粗节段多。因此条干不均匀、IPI疵点较多,会造成短片段捻度分布的不均匀,从而影响纱线的强力、耐磨性、弹性等物理特性,也会影响织物的手感、毛羽,甚至会造成紧捻、色差、横档等织疵。起绒织物还会导致起绒状态不良。
1.5 提高纺纱和织造的生产效率
纱线的条干不匀率高、IPI疵点较多,纺纱和织造时就容易造成断头,接头增多,不但会对产品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生产效率,增加员工的劳动强度。
1.6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纱线的条干水平和IPI疵点数量能够反应出一个纺纱厂的技术管理水平。当企业产品的条干不匀率高、IPI疵点较多时,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劳动用工、生产现场管理等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1.7 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
企业产品的条干不匀率高、IPI疵点较多时,会影响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同时产品加工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条干不匀和IPI疵点
在纱线上的三大体现
纱线出现条干不均匀,IPI疵点多的问题,归根结底表现在疵点部位与正常纱线产生了某种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包括纤维排列结构差异、纤维性能差异和某种特殊性差异。
2.1 纤维排列结构差异大
我们希望纱线中的纤维都是完全伸直平行、首尾相接、任何截面内纤维都是根数相同、粗细一致的,这样纱线的条干就是绝对均匀、没有任何粗细节的,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纱条截面内纤维的排列总是不完全整齐有序,纤维根数也总是随机分布、有多有少。因此纱线条干不均匀、有粗细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纤维排列结构的差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纱线截面内分布的纤维根数有差异,有的截面内纤维根数多,形成粗节;有的截面内纤维根数少,形成细节。
(2)纱线截面内纤维的伸直平行度状态有差异,有的截面内纤维弯曲打褶、成束成团,形成粗节;有的截面内纤维纠缠扭结,形成棉结;有的截面内纤维散失缺少,形成细节;还有的纤维头端、尾端或中间部分伸出须条主体,形成端毛羽或圈毛羽。
(3)混纺纱线截面内纤维的分布状态有差异。混纺成分中的某种纤维聚合在一起,其粗细度、吸湿性、吸色性、介电系数等不同,会造成条干检验性疵点或视觉色泽上的色差型疵点,条干表现出不均匀的状态。
2.2 纤维性能差异大
纱线截面内因不同性能的纤维混合不匀或不同截面内纤维的混纺比差异,也会形成条干不匀和纱疵。
(1)天然纤维纯纺品种。由于天然纤维的各根纤维之间,存在长度、细度和形态的差异的,甚至同一根纤维的不同部位之间的粗细和形态也有差异,这种差异不但会加大纱线截面内纤维根数分布差异,而且其本身的差异也是造成纱线条干不匀和粗细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这种差异会严重影响纤维在牵伸区的受力状态和变速的位置。
(2)化学纤维纯纺品种。化学纤维纯纺时,纤维本身的长度、细度、卷曲度、表面摩擦性能等差异相对较小,但绝对性的差异还是存在的,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还会不断加大这种差异,比如纤维损伤造成的长度差异,梳理和牵伸造成的伸直度、分离度、定向度差异等,这种性能上的差异相对于天然纤维较小,但还是会造成纱线条干不匀和粗细节。
(3)混纺品种。不同种类的纤维混纺,特别是多组分混纺品种,纤维本身的各种性能指标可能差异会很大,可纺性各有不同,在牵伸区内纤维的受力和运行状态会存在更大的差异,因此条干均匀度和IPI疵点的控制难度会更大。
2.3 出现特殊性差异
(1)异物附入,纱线截面内混入非纤维性物质,如:尘屑、叶片、带纤维籽屑等杂质,造成粗细节、棉结等疵点。
(2)纱线中非预期混入的异性纤维,如:三丝、纯棉纱中的化学纤维、化纤纯纺中的棉纤维、色纺中的异色纤维等。
(3)纱线捻度分布不匀形成的捻度变异型疵点,如紧捻疵点、弱捻疵点、小辫子纱等。
(4)外因污染形成的疵点。如:油污纱、煤灰纱、水渍纱。
(未完待续)
作者:王学元 中国纱线网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