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莱赛尔纤维高质高产梳理方案原理及实践(下)

3.3 盖板针布设计

  盖板设计主要是提高梳理伸直度,排除部分并丝和僵片。

(1)直通道:MCH系列缎纹渐密密植针方式,渐密、匀密植针,减少落棉,减少嵌杂。

(2)大角度:莱赛尔化纤76-78°,角度大有利于纤维释放,降低落棉率。

(3)横向密:横向加密,横向针尖距由0.80mm,减少到0.3175mm发挥盖板的拦截功能,增强对纤维的伸直效果。

(4)针高矮:针高由8.0mm降到7.1-7.5mm, 抗拉力增强,提升了梳理效果。

(5)免于维护简单维护。

典型齿形:MCH52-78°,MCH55-76°.

3.4 道夫针布设计原理

  道夫设计主要是提高产量,提高转移减少切疵。

(1)易导入:直齿尖,大通道,减少落网。

(2) 强控制:大角度,角度由25-30°增加为30-35°,提高控制纤维能力;高齿密,齿密由320-400齿/(25.4mm)2增加到505-551齿/(25.4mm)2,大齿深增加容纤维量。

(3)好转移:齿形直,总高4.0-4.5mm,疏导气流,导入棉网,容易被剥取;

(4)易伸直:采用深齿,齿深由1.9mm增加到2.3mm;直齿形,转移时阻力小,减少弯钩产生,降低A1纱疵。

(5)低肩高:肩高由1.4mm降低到1.0mm,容纳纤维量增加,提高转移,利于控制纤维。典型齿形:AD4030*01870(520齿密)。

3.5 固定盖板针齿设计原理

  固定盖板强化梳理效果,重点加强对纤维的整理。

(1)大角度:目前0-5°度角改为5-35°,发挥固定盖板的有效梳理,必须增加角度,加大对纤维的控制能力,提高梳理效果。

(2)浅齿深:齿深由1.0mm降低到0.8mm,减少了嵌杂,利于纤维转移。

(3)高齿密:齿密可选范围由80-450齿/(25.4mm)2,增加到140-860齿/(25.4mm)2,梳理效果明显提升。

(4)踵趾差:梳理隔距实现漏斗状渐紧分梳,踵趾差控制0.25mm,提高梳理效果,延长使用周期。

四、莱赛尔纤维梳理工艺设计

  莱赛尔纤维梳理工艺核心:以梳代打,梳打结合,柔性梳理,加强转移,保证质量,提高产量。

4.1 棉箱开松打手工艺设计

  棉箱打手直排式改为螺旋式,减少揉搓和损伤,减少缠挂绕;四排变8排,螺旋变直列,提高速度800r/min以上提高开松,减少揉搓提高质量。具体对比见图9,图10。

技术 | 莱赛尔纤维高质高产梳理方案原理及实践(下)

4.2 刺辊速度

  发展趋势为:高速→中速→低速→渐进开松。传统设计,越低越保纤维,高速损伤纤维。莱赛尔纤维:低速密齿薄齿,减少损伤,增减后对纤维的损伤和保护,偏小掌握。工艺采用低速度,930 r/min以下,大速比为原则。优势是:齿密增加,齿尖变薄,速度降低减少纤维损;梳针辊26-32齿/(25.4mm)2,可以适度提高刺辊速度。

4.3 锡林高速大锡林刺辊速比

  传统设计:越高越损伤,越低保护。锡林速度偏高利于梳理。

  莱赛尔纤维:锡林速度采用中、高速,提高梳理效果,大速比加强转移;锡林400 r/min以上,高速增加参与梳理的齿数,同时可以利用离心力排除小杂。

4.4 盖板速度

  传统认为,越快排杂排短绒好,梳理好。不是越高越好,中低速度利于提高梳理效果。莱赛尔纤维:偏低速度,盖板速度采用较低的速度,优势是保证盖板针布所携带纤维的梳理时间,利于锡林盖板间的交替分梳,同时可以降低盖板落棉率。盖板速度一般采用80 mm/min~220 mm/min。

4.5 给棉板-刺辊偏紧隔距提高分梳效果

  传统认为:隔距大减少纤维损伤。莱赛尔纤维:一般采取中隔距0.30 mm~0.50 mm,使梳理和纤维保护相互结合;逆向给棉0.30mm,顺向给棉0.50mm。

4.6 锡林到前、后固定盖板隔距及棉网清洁器隔距

  传统认为:前隔距紧纤维损伤大,容易接针;后固定盖板利偏紧于梳理。莱赛尔纤维:前部加强对纤维的整理,由于是针对单纤维,隔距偏紧对梳理质量有利,一般采用0.18 mm~0.25 mm。后部隔距由于此处是锡林针面纤维最厚的部位, 后固定盖板至锡林隔距要放大,给纤维充分释放的空间,减少挤压纤维造成的纤维损伤,一般控制在0.50-0.75mm。棉网清洁器偏大掌握,降低落棉,疏导气流,减少梳理过程中的缠挂。

4.7 锡林盖板工艺设计

  传统认为紧隔距会带来纤维损伤。莱赛尔纤维锡林盖板隔距合理设计,隔距偏紧掌握有利于纤维间相梳理,一般控制在0.18-0.25mm。梳理过程中,隔距偏紧利于分梳。主要是隔距小,控制锡林盖板间浮游纤维运动,提高梳理效果。

五、莱赛尔纤维

高产高质梳理方案实例

  纤维及纱支:细旦莱赛尔纤维1.0dtex×38mm,紧密赛络Ly11.3tex。在不同机型,针对不同定量采取新型工艺设计和针布配置,实现了高速高产高质,产量和质量都实现了突破性提高。具体对比见表4,表5。

技术 | 莱赛尔纤维高质高产梳理方案原理及实践(下)

技术 | 莱赛尔纤维高质高产梳理方案原理及实践(下)

  表中分析: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针布配置,莱赛尔纤维的产量突破了传统工艺配置的35kg/h,达到了45kg/h以上,部分新型梳棉机达到了70kg/h以上,质量指标和切疵均低于2018年乌斯特公布5%的水平,实现了高速、高产、高质的突破。

六、结 语

(1)莱赛尔纤维梳理过程中,纤维原纤维化和纤维损伤对质量影响较大,同时存在高产、高质、纱疵多等问题;其梳理工艺现状也有一定过得规律,产量质量之间的矛盾,不利于高速高产高质。

(2)莱赛尔纤维梳理针布以转移优先、梳理兼顾为原则,设计原理:刺辊减少损伤,锡林加强梳理和转移提高伸直度,盖板加强排除小杂以及强化梳理,道夫提高出条速度加强转移减少弯钩,固定盖板加强梳理整理等设计,从梳理转移、降低落棉、提高梳理等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纤维损伤,提高梳理效果。

(3)梳理工艺优化以多松少打、梳理和损伤兼顾,加强整理为原则进行优化:开松针辊提高速度和排数、提升开松效果,锡林盖板紧隔距强分梳加强转移减少切疵,锡林刺辊大速比且在锡林高速的情况下、强化离心力排杂和梳理兼顾,前后固定盖板释放和整理结合,刺辊低速保护纤维,盖板低速降低落棉和提高梳理效果结合等工艺措施。

(4)针对莱赛尔纤维的特点,在实践中采用新型针布设计和工艺优化证明,产量突破了45kg/h以上,部分新型梳棉机达到了70kg/h,质量指标和切疵均低于2018年乌斯特公布5%的水平,实现了梳理工艺高速、高产、高质的突破。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色纺纱染色棉质量要求及成本控制

2023-3-14 16:57:52

纺织技术

技术 | 针织纱大配棉工艺生产实践

2023-3-16 10:49:1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