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 言
1.1 原料的特性
改性涤纶/腈纶/锦纶/丝光羊毛赛络混纺15.5支本色纺针织纱,本身是一个多组分差异化的品种,同时根据每个原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原料预处理办法,保证后续生产过程中的可纺性,是纺前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保证成纱质量最重要的一环。
1.2 原料选择的优点与用途
改性涤纶是涤纶的一种。具有高强力、摩擦不会带静电、衣服比较耐穿等多项优良特性,是高档面料的首选。丝光羊毛选用澳洲66支丝光羊毛,细度在21.0微米;羊毛是由绵羊、骆驼、山羊、美洲驼或其他哺乳动物的羊毛制成的纤维织物的通用名称。它的面料柔软舒适、弹性好、吸湿性强。纯羊毛手感有点刺扎,丝光羊毛经过了氯化丝光处理,表面的蛋白质得到软化,手感较为柔软,亲肤、耐穿、不起毛。四种纤维混纺纱线具有各种纤维的优良特性,提高纱线的耐磨性和强度,制成面料具有挺括、耐穿、不易褶皱、保暖性能好,可用于高档针织外衣、内衣等服装。
二、纺纱工艺
2.1 工艺方案
2.1.1 纤维的预处理
改性涤纶、腈纶、锦纶、羊毛四种原料全盘混,按配棉表要求打卷,因为锦纶本身的比电阻较大,用0.8%的锦纶专用抗静电剂、0.5%的渗透剂和6%的水配置成混合溶液,均匀喷洒在纤维表面进行给湿处理,并用塑料薄膜盖好,放置24小时。丝光羊毛纤维的比电阻大,在纺纱过程当中易使条子发毛、绕梳棉锡林等现象,一般通过加和毛油和抗静电剂、加大车间湿度等来降低静电现象,提高可纺性。采用0.6%的和毛油和1.8%的抗静电剂及1%的渗透剂与16%水的混合溶液均匀喷洒在纤维表面,并用塑料薄膜盖好,放置24小时;使丝光羊毛的回潮率控制在20%左右,有利于后序运转生产。
2.1.2 和毛
通过人工手扯,开松,人工撒花形式,根据混比严格称重,采取“多层少量、均匀平铺直取”的原则进行立体混合,每次混合一盘,重量一吨左右,预混后打包。保证混合均匀的充分,一定要立体取料进行盘中填料,使原料颜色和成分充分混合,为后续纺纱质量控制创造充分条件。
2.1.3 纺纱的工艺流程
A002D型抓棉机→A035C型混开棉机→FA022-6多仓混棉机→FA106A型梳针滚筒开棉机→A045B型凝棉器→A092A型给棉机→A076C型单打手成卷机→FA224型梳棉机→FA306A并条机→FA326型带自调匀整并条机→FA476型粗纱机→ZJ1618型细纱机→村田21CS电清自动络筒机
三、各工序主要工艺配置和技术措施
3.1 开清棉工序
改性涤纶,A,尼龙,羊毛 四种原料全盘混,按配棉表要求打卷,采用“充分混合、充分开松、适度打击”的工艺原则,采用梳针打手,选择合适的打手速度,打击强度下降,减缓对纤维的作用,防止过度损伤纤维。
棉卷纵向重不匀小于0.8%,横向均匀无云班破洞。
3.2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采取“紧隔距、低速度、小张力、快转移”的工艺原则。适当加重给棉罗拉加压,降低刺辊、道夫速度、增大锡林与刺辊的线速比,保证分梳元件的锋利度,减少纤维充塞和搓揉,增加纤维梳理和转移,提高棉网清晰度,减少棉结的产生。通过增加刺辊和盖板的针齿密度来提高分梳质量,提高棉网清晰度。针布选型和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2。
3.3 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采用“合适的定量、大隔距、重加压、低速度”的工艺原则。对皮辊进行抗缠绕处理,做好并条上绒布和下清洁皮的调整,并选用合适口径的喇叭口,减少条子堵喇叭口,采用合适的出条速度。并条熟条条干CV值在3.4%以内,重量CV值控制在0.8以内,工艺配置干定量17.5g/10m,罗拉隔距8×20mm,后区牵伸倍数1.3倍。
3.4 粗纱工序
由于细纱是赛络纺工艺,粗纱采取“轻定量、重加压、大隔距、高捻系数、小钳口、小卷装、低车速“的工艺原则,并对粗纱罗拉加压和钳口隔距进行逐锭校正,对粗纱假捻器进行清洗,并逐锭对锭翼空心臂进行清洁,保证纱条通道光洁。
粗纱工艺配置:干定量5g/10m,罗拉隔距10.5×28×39mm,后区牵伸倍数1.24倍,钳口隔距块6.5mm,罗拉加压采用120N、200N、150N、150N,粗纱捻系数94,前罗拉速度250r/min,锭翼速度930r/min,并要求压掌采取3绕,保证卷装紧密,粗纱成型良好,退绕顺畅;通过以上技术配置,粗纱条干CV值在4.5%以内,粗纱重量CV值控制在1%以内。
3.5 细纱工序
细纱采取“重加压、大后区隔距、小钳口、小后区牵伸倍数”的工艺原则,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08倍为宜,可以提高成纱条干,降低成纱重不匀。选用硬度为邵尔65度的胶辊,并进行微涂处理,并对设备进行部分保全整机工作,提高赛络纺效果,减少跑单股纱和减少成纱重不匀,剔除落后锭子,校正罗拉加压、钳口隔距、锭带进出、锭带张力的一致性。并要求粗纱穿条采用13和24交叉搭配的方式,有利于降低成纱重不匀。
主要工艺参数:前罗拉速度260r/min,罗拉握持距45×68mm,钢丝圈6903 5#采用变频调速,合理设定各时段速度,减少细纱断头,减少纱线毛羽!成纱的质量指标:条干CV值8.84%,-50%细节0个/km,+50%粗节0个/km,+200%棉结3个/km,重量CV值1.6%,单纱强力766cN,单强CV值4.8%,细纱捻度421捻/米,捻系数260;捻度CV值3.4%,3mm毛羽指数2.29。
3.6 络筒工序
选用№21C络筒机,清纱工艺:N+300%,S+130%×1.3cm,L+40%×30cm,T-30%×20cm,络纱速度1200m/min,选择合适的络纱张力,合适的接头质量,保证接头强力。YF:50,N:4.5,S28.7,L4.2,T2.3,IP疵点-40%0.9,+50%1.5,+140%9.2,+200%2.5,保持稳定状态。
四、质量控制要点
4.1 原料的养生
锦纶和羊毛一定要经过养生处理,夏天要求加水、抗静电剂后用塑料薄膜盖好,夏天不低于24小时;秋冬季节(要用温水)不低于48小时,让水分充分被纤维吸收。
4.2 混棉的均匀
由于几种原料进行混棉配色,混棉均匀是赛络纺纱的关键,在预混环节就要注意观察成包后的混棉均匀度,原料混合后分布是否均匀,对不均匀的要及时回盘重新成包,经过清花打卷后要注意检查棉卷端面看看混棉是否均匀,特别是盘头和盘尾所打的卷,都进行了2次回盘使用。
4.3 梳棉质量
梳棉工序要控制好出条速度,要求棉网清晰,不能有云斑、带花现象,对有棉结和棉网不清晰的机台,保全师傅进行隔距复校,查找原因,直到棉网达标。把检查棉网质量作为班组和车间运转管理的重点工作,梳棉条桶定长适当减少,以防磨毛条造成纱疵。
4.4 并条质量
由于几种原料染色后混纺,并条车速适当减慢,并条定长适当减少以平桶为好,有利于减少成纱纱疵;设备人员加强并条设备保养,每天拉光圈条通道两次,皮辊每班擦拭一次,及时剔除状态差的皮辊。
4.5 粗纱质量
粗纱上机前校正好加压、钳口,擦净棉条通道、拉光锭翼空心臂,对设备进行全面整修;运转加强清洁次数;粗纱定长不易太长,2000米为宜,有利于减少成纱重不匀。
4.6 细纱质量
细纱上机前对设备全面整机,校正牵伸、传动、加捻、卷绕等部件,做好“三水平、三对中、三直线”工作;校正好钢领清洁器隔距、钳口隔距、摇架压力、锭带张力等;选用合适的皮辊及皮辊表面的处理方法,提高成纱条干质量和减少粘缠。
五、结 语
根据原料特性,选用相应的预处理方法,用合适比例的水、抗静电剂、和毛油、渗透剂等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可纺性;采用粗纱大捻系数、并粗细大罗拉隔距小后区牵伸倍数的工艺配置,减少各工序粘缠现象发生;加强梳棉棉网检查;加强各工序运转清洁特别是牵伸区清洁;控制好各工序温湿度;保证运转生活好做为原则;通过以上采取的措施,成纱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