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达纺织公司:对标一流 精准发力 打造“软实力”“硬产品”

  在长达百年的发展进程中,高阳纺织产业集群一路“披荆斩棘”,成功崛起为一个集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现代化纺织产业集群。

  一、百年沉淀:高阳传统纺织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挑战

  高阳纺织产业“家底”雄厚。纺织企业数量4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16家,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培育出51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群产值在全县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超60%,是高阳县经济的“顶梁柱”,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巾被、毛毯等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三分之一。2024年1-11月,高阳县毛巾纺织产业总产值完成600.53亿元,同比增长10.1%。先后荣获“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时代在变,需求在变”,随着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以及政策要求等诸多因素,高阳传统纺织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高阳毛巾纺织产业集群遭遇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资金技术人才短缺、产业配套协同不足等诸多挑战。

  二、破茧之路:高阳纺织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战略与实践探索

  面对新时代的战略机遇,高阳县迅速实施了一套多元化创新策略的“组合拳”,引领纺织产业集群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迈进。

  (一)注重政策引领,科学制定规划。高阳县出台《“数字高阳”建设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加大投资支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撑腰打气”。充分发挥三利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协作、信息互通等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协同发展,整体提升集群产业链韧性。科学规划布局,打造集群数字化和品牌化发展的“双引擎”,积极引入前沿数字技术,推动生产制造走向智能化、管理运营迈向数字化、市场营销实现精准化;大力培育和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朝着高端化、绿色化大步迈进。

  (二)设立研发基金,注重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企业科研创新机制,开展政企协作多种模式,以冀中药业、宏润公司等为代表的17家企业设立了1.64亿元的“资金池”,成功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8个,累计使用专项资金1.13亿元,引导企业在科技投入上“下血本”。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主动“走出去”,组织企业代表团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科技展会、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组织25家企业参加了上海家纺展,与东华大学初步达成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的合作意向;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来”,邀请东华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的专家团队深入本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针对纺织企业印染工艺优化等技术难题精准“开方”,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三)推进数字改造,建设共享工厂。培育打造永亮、图强、三利、宏润4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引入业务信息系统,打通设备、系统、人员间的信息壁垒,推动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人管”向数字“智管”转变。大力推动印染最新V3.0“零排放”工艺顺利实施,促使产业朝着绿色化、集聚化、高端化、数智化发展。建设运营高阳亿尚毛巾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造纺织“产业大脑”,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虚拟集团”。深入落实《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行动方案》部署要求,聚焦纺织产业集群共性制造需求,引进苏州琼派瑞特(TPET)计划投入3000余万元,搭建集聚共性制造需求的共享后整工厂,发展以租代售、按需使用等制造能力共享模式,预计覆盖服务超500家纺织企业,预计年处理毛巾约9000万条,营业额约2亿元。

  三、转型硕果:高阳纺织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与示范价值

  高阳纺织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还为其他地区的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智造赋能: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双跃升。数字化转型促使高阳纺织实现产业升级,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柏立信公司通过对智能生产设备升级改造,生产效率实现了3倍-5倍的大幅提升,同时人工成本降幅达到60%-80%。图强公司引进的智能工厂管理系统,实现订单全程可视化管理,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15%,产品升级周期缩短12%。

  (二)品牌驱动:区域品牌崛起与市场拓展并行。高阳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加上海家纺展、法兰克福国际家纺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展示高阳纺织产品的独特魅力,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知名度,拓展了国内外市场份额。同时,全力打造“高阳优品”区域品牌,制定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严格优品标准体系,推动品牌价值提升。成功举办“2024中国・高阳家纺・优品汇暨河北高阳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启动仪式”,探索出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的创新模式,活动期间订单成交额高达8000余万元。积极与江苏先进园区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促进两地产业在强链、补链、延链方面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加强与河南、广东等纺织产业带政府、协会的沟通协作,积极构建全国家纺行业联盟,提升区域品牌的整体影响力。

  (三)绿色创新:印染工艺革新与可持续发展共赢。高阳引入智能自动化印染前处理生产线,处理效率提升约30%,人力成本降低约20%。引进上海金堂科技、河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引导企业推动印染最新V3.0“零排放”工艺(成本下降30%以上,2030年实现有效降碳30%-80%,可提前3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落地高阳,鼓励企业先行“示范”,发布全球首家区域“毛巾”标碳标准,树立高阳纺织勇担社会责任形象,高阳毛巾区域品牌价值和知名度快速提升,吸引国际知名品牌采购商入驻高阳,成功拓展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市场。

  启示:

  高阳纺织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表明,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是发展趋势,政策支持与科学规划是转型关键,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是创新动力,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是价值提升途径,积极应对挑战是转型成功保障。这些宝贵经验,为我省其他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与借鉴,助力我省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快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企业动态

南通帝人首创染色洗净水回收系统 ——大数据分类,一年节水30万吨

2025-1-10 16:58:22

企业动态

卓郎新疆智能机械签下5亿元跨国订单 来源:新疆日报2025/1/12 10:57:15编辑:KK 从“纺织链接世界”2025国际纺纱技术高峰论坛上获悉:来自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的纺织企业与我区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卓郎新疆智能机械有限公司签订5亿元人民币购买订单。来自印度、土耳其等10余个国家的140余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参加此次论坛。卓郎集团首席执行官许海林介绍,2023年公司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及为新疆客户服务,2024年集团走向国际市场,生产的设备卖到东南亚地区。“此次签约的订单主要是卓郎新疆智能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细纱机、粗纱机以及最新投产的全自动气流纺设备。这些机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纱率,目前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气流纺设备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95%。”许海林说。卓郎集团是一家纺织专用设备制造商,2017年卓郎集团在乌鲁木齐投资建造制造基地。2023年卓郎集团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在乌鲁木齐正式启用,成为卓郎全球布局的三大研发中心之一。该中心集技术研发、新产品测试、客户培训、总部办公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推动纺织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表示,卓郎新疆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在新疆的发展不仅促进新疆纺织产业的升级,还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补链、延链、固链、强链作出重要贡献。通过在新疆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卓郎能够更好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推动纺织产业的国际合作与发展。TRALYTEX纺纱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与卓郎集团长期合作的越南纺织企业,该企业副总裁KevinDo表示,公司将继续提高产能,为新项目配备最新技术的机器,目前计划投资更换2.3万锭的新设备,如果市场前景更乐观,将会新投资5万锭,今后会继续与卓郎集团合作。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2025-1-12 10:57:1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