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17日,郑棉仓单只有1510张(折合皮棉6.42万吨),只占全国皮棉累计公检总量的1.31%,大幅低于2022/23、2023/24年度同期。
虽然2024/25年度预测新疆棉花产量同比较大幅度增长,但郑棉仓单、有效预报断崖式下滑,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是自11月中旬以来郑棉CF2501合约跌破14000元/吨关口,新疆棉花加工企业无法实现套保避险目的,加上基差偏高等原因制约了棉花贸易企业、期现公司入市基差采购的进度。
二是10至12月中旬,内地库存棉花供应偏紧,2024/25年度新棉抓紧向内地消费区移库销售,期望实现“短、平、快”操作,轧花厂等棉企业注册仓单意愿并不高。据部分机构、涉棉企业预测,截止11月底,内地仓储库棉花商业库存低于34万吨,较上年度同期下降近30万吨。
三是从公检结果来看,部分北疆地区机采棉因等级下降(41级及以下及无主体品级占比明显增加)、含杂率升高,升水幅度低于预期,不仅棉花加工企业、贸易商注册仓单积极性下降,而且签约“预售”合同执行也遇到困难。今年9月底至10月下旬,北疆大部棉区遭遇两轮降温降水过程,对籽棉采收、交售、皮棉颜色、杂质含量等产生一定影响。
另外,新疆棉花加工企业大多不熟悉期权及其跨品种、跨市套利等各种手段规避棉花经营风险,也是仓单注册量大幅低于预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