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郑棉连续震荡上行,主力CF2405合约盘面价格收复15500元/吨关口后,开启强劲拉模式,连破15700元/吨、16000元/吨等整数关口,国内棉花现货基差报价、一口价随之应声较大幅度上调。
国产棉的春天终于要来了吗?
1月18日的大阳线(涨2.06%),棉花主力合约强势突破了前期的震荡区间,一直到周一,涨势还在延续中。
棉花期货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震荡上涨之后,1月18日是增仓放量大涨,这一波上涨是意味着棉花的上涨大行情要来了吗?
1月23日,棉花主力合约报价15955元/吨,相较于1月2日的棉花主力价格15600元/吨,涨355元/吨。
近日棉花主力合约走势图
截至1月16日,内外棉价差较月初小幅回落,降至600元/吨。由于春节即将来临,纺企原料采购节奏放缓,前期订采接近尾声,下游企业开始放假,导致市场对外棉采买积极性不高,成交疲软。不过,巴西棉和澳棉的询单、问价情况尚可,成交略好于其他品种。
内外棉价差回落原因有二:
一、国内棉花价格下行。
二、海外棉价格上升。
海外纺织业订单呈现恢复趋势,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纺织业开机率环比有所提升,从而带动外棉需求,支撑外盘价格。
春节前后棉纱期货盘面
或迎来一轮较大幅度的反弹
郑棉纱CY2405合约1月份以来则呈短暂“过山车”行情,从22065元/吨跌至21405元/吨后又反弹回22165元/吨,多空双方僵持、胶着的局面难以打破,资金入市仍显得谨小慎微,与郑棉走势有“若即若离”。
国内去年12月份以来,下游棉纱需求开始好转,纺企棉纱库存来到低位,随着春节临近,需求有所走弱,但总体仍然尚可,纺企对于棉花采购仍总体尚可,棉花贸易商采购在近期偏活跃。
近日美棉主力合约走势图
走势看,美棉1月11日突破60日均线后震荡走高,国内上周大幅增仓上行,警惕内外棉价联动上涨。
春节前后棉纱期货盘面或迎来一轮较大幅度的反弹,呼应上游原料、终端消费市场的利好,CY2405合约将上破23000元/吨关口。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市场仍处弱势 产销有所好转
近日,郑棉和郑纱继续反弹,其中郑棉主力合约价格已经接近万六关口,在期价企稳的同时,现货市场购销也出现了好转。
山东一家中小型纺企负责人表示,现在棉花和棉纱期货价格连续企稳反弹,对产业链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旦棉价和纱价稳定,必然提高下游客户的采购积极性。由于前段时间整个棉市和纱市表现羸弱,企业原料和成品都是低库存,随着市场逐渐稳定,市场购销活跃起来,叠加节前补库预期,1月份纺织生产形势明显好于12月份。随着产销形势转暖,该企业计划将此前关停的设备重新运转起来。
另一家小型纺企负责人表示,整体来看市场还是处于弱势,虽然近段时间棉价和纱价连续反弹,但整个产业链还未能走出需求不足的困境。一些内地纺企生产传统纱线品种,面对印巴纱和新疆棉纱的竞争,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不断探索创新模式
“开年以来,很多货主来咨询中欧班列的信息,其中不少人是第一次选择用中欧班列来运输,之前他们大多是采用海运的方式将货物出口到欧洲。”某货物运输代理公司负责欧洲业务的工作人员杨先生表示,“现在中欧班列只需要约17天就能从广州到达汉堡,比海运省时不少,大大节约了物流时间。”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表示:“中欧班列自2011年首次开行以来,取得了显着的发展,在国际经贸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预计未来中欧班列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广袤的亚欧大陆上,古有丝绸之路驼铃阵阵,今有中欧班列奔驰不息。2024年1月10日召开的2024年全国铁路监督管理工作会议透露,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8.2万列、790万标箱。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欧班列成为贯通亚欧贸易的“生命线”。
“在发展的过程中,中欧班列实现了线路数量和频次的增加、运输效率的提高、服务范围的拓展、通关效率的提升等。线路越织越密的同时,货物品类不断丰富,进出口货物结构不断优化。”国内咨询机构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表示。
在通关流程的优化上,全国多地海关对于班列转关流程繁琐、回程货源短缺等问题,发力助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例如,广州海关“一企一策”“一列一策”提供政策指导和通关流程指引,在广州国际港先后常态化开行国产新能源汽车成套散件出口定制班列、本地家电精品班列、通信设备专列等多条特色化线路,不断扩大白色家电、通信设备、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货物出口。在江苏,中欧(亚)班列全面应用铁路“快速通关”模式,铁路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得以提高,单趟班列缩短运行时间2天至3天,企业申报成本降低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