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春节备货、下游需求转好提振,棉纺织产业链市场整体好转并带动棉价上行,郑棉元旦后这四周涨幅2.5%。分析人士认为,棉花需求端利多因素已开始减弱,去库或告一段落,且临近春节,纺企开机率将逐步下调,棉价上行驱动减弱。
美棉价格重心上移
国际方面,上周美棉价格重心明显上移,一度逼近85美分,创下阶段性新高。尽管1月USDA供需报告整体偏空,但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较好以及红海局势进一步紧张,支撑盘面走强。叠加美棉周度出口销售持续大幅增加,消费前景乐观,进一步推动国际棉价走强。
近日ICE棉花主力合约市场走势
国内棉花期货持续上涨
上周郑棉价格跟随外盘大幅上涨。上周四(1月18日)起郑棉强势突破前期15200-15700元/吨的震荡区间,1月22日继续上行盘中最高冲至16080元/吨后,向下回调至15910元/吨附近收盘。下游纺织企业开工率仍维持较高水平,棉纱去库明显,市场对节后的传统旺季预期较为乐观,使得郑棉价格重心大幅抬升,触及16000元/吨关口。
1月25日,棉花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为15990元,涨60元,相较于1月2日的棉花主力价格15600元/吨,涨390元/吨。较去年12月最低点的14740元上涨1250元/吨,棉花价格的持续回暖给了人们信心。郑棉主力合约连续多日触及万六大关,眼看年关将近,突破万六关口是否指日可待?
近期棉花主力合约市场走势
下游逐渐走稳
目前下游逐渐走稳:外贸订单回升的同时,内销形势也有好转。纺企产成品库存持续下降,市场转暖也使得轧花厂信心增强,看涨惜售心态上升,相应调高了套保价格区间。短期郑棉倾向围绕16000这个新的轴心震荡,由于外盘较为强劲,郑棉交易重心有望跟涨抬升。
但伴随春节临近,下游纺织厂陆续计划放假,补库驱动难以持续,节后订单量未经落实,轧花厂套保压力也将制约后期棉价持续上涨的空间。
当前多数纺企仍维持较为稳定的销售,部分企业反馈本轮棉价上涨幅度仍然超过棉纱,但纱线涨价相对顺利,下游部分织厂仍有一定补库,主要基于对行情存在一定期许。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反馈订单没有反馈的那么好,亏损生产情况仍然持续。目前部分产销形势较好的大中纱厂订单可以接到年后4、5月份,但中小纱厂接单仍然较短,十天半月居多,主要考虑纺纱依然亏损或不挣钱,多生产意味着多亏,同时产品多为大路货,对节后的销售预期不高。但织厂棉纱库存已升至较高水平,且逐渐进入放假节奏,因而对棉纱采购已有所放缓。棉花现货成交仍以贸易商间采购为主,纺企利润仍在低位,原料采购谨慎。在需求利多已提前发酵和套保压力延后发酵之下,节后棉价的上涨幅度预计较为有限。后市仍需关注订单排单、开机变化以及纱厂的累库情况。
棉纱主力合约市场走势
从上周四起棉花、棉纱期货大幅上涨,带动棉纱现货价格有100-300元/吨左右的同步上调,皮棉现货价格也同步上涨。
1月25日,郑纱主力合约收盘价为22255元/吨,较前期低点上涨了2315元/吨,涨幅明显,但春节日益临近,少数纱厂及布厂开始放假,对原料采购意愿降低。而贸易商囤货待售心理增强,因而实际成交量明显减少。“翘尾”行情使得纱厂对后市信心增强,但能否持续仍待观察。
国内纺织服装企业迎来利好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纺织服装消费数据持续回暖,下游销售订单好转再现端倪。
2023年12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50亿元,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2.46%。2023年1-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同比增长7.2%。
其中,12月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为1576亿元,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4.86%,1-12月累计零售额为14095亿元,同比增长12.9%,表明国内纺织服装需求强劲复苏。
长期来看,纺织服装板块走强的根本原因或在于需求数据回暖背后的政策加持。纵观全年,我国货物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回稳向上态势,尤其是近期以人民币计进出口增速已连续4个月回升。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外贸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外贸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另外,2024年我国有望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外贸合作,包括签署新的贸易便利化协定、商建自由贸易区、落实关税减免等,加之RCEP红利进一步释放,2024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额还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2024年我国外贸总体规模扩大、质效提升、出口提速是大概率事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将进一步认证2024年消费复苏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