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细绒棉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亚麻纤维在纵向上呈现出独特的“竹节”形态,内部含有中空的腔室具有优越的耐磨性、散热性和快速的吸放湿能力,是制作高档服装的理想材料。

  

  亚麻纤维长度则参差不齐,范围1-70mm不等,细度差异也很大,单独纺纱的难度较大,因此常与棉进行混纺,我公司在生产亚麻/棉55/45 19.7tex DE混纺产品时,选用了长度28mm、细度1.53dtex、断裂比强度2.6cN/dtex的原棉。

  

一、原料预处理

  

  亚麻质地硬、刚性强,纺纱前需要进行软化处理。先用适量的软麻油均匀喷洒在亚麻纤维上,用塑料布覆盖并焖置24小时后,在将处理过的亚麻与棉原料混合堆包备用。

  

二、工艺流程

  

  A002抓棉机→FA035C混开棉机→FA106豪猪开棉机→FA046振动给棉机→A076E单打手成卷机→A186F梳棉机→FA302并条机→FA302并条机→FA302并条机→FA421粗纱机→FA506细纱机→萨维奥络筒机

  

三、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设置

  

  3.1 清花

  

  清花采用“低速、轻打、少落”的工艺原则,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确保混合均匀。主要工艺参数:FA106打手速度430r/min,A076综合打手速度760r/min,棉卷罗拉速度11r/min,棉卷定量380g/m,棉卷定长37.5m。各尘棒隔距收到最小,以减少落棉。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3.2 梳棉

  

  根据用户要求,少落棉,棉结数量放宽,梳棉采用“少落、低速、快移”的工艺原则。盖板采用较低的速度,适当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适当降低刺辊和锡林速度。主要工艺参数:锡林速度320r/min,刺辊速度800r/min,盖板速度77mm/min,锡林-刺辊隔距7英丝,锡林-活动盖板五点隔距10、10、10、10、10英丝,锡林-道夫隔距5英丝。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加装导棉装置。

  

  在试纺时,梳棉难以成网成条,定量从18g/5m逐步调整到28g/5m依然断网,多次调整张力齿轮无效,最后加装了导棉装置后得到了有效解决。

  

  3.3 并条

  

  由于产品亚麻含量较高,亚麻纤维长度整齐度较差,并条采用“慢车速、大隔距”的工艺原则,为保证混合均匀,采用三道并条。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并条工艺参数

  亚麻/细绒棉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3.4 粗纱

  

  粗纱采用“大隔距、大捻系数、低车速”的工艺原则。主要工艺参数:定量5g/10m,总牵伸7.6倍,后牵伸1.21倍,捻系数140,隔距块7.0mm,罗拉隔距12×26×35mm,相对湿度60-65%。

  

  3.5 细纱

  

  在细纱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断头、提升制成率,采用“低速、大隔距、大钳口”的工艺原则。试纺阶段吐硬头较多,断头频繁,生活难做。

  

  通过与用户沟通,了解到用户对麻类产品的主要需求集中在防腐性、透气性、环保性能及挺括性等方面,对棉结和条干的要求不高。为此,我们对细纱工艺进行了调整:选择硬度较高的皮辊,取消前皮辊前冲,采用短上销,并增大了钳口隔距,有效解决了吐硬头问题。主要工艺参数:总牵伸25.5倍,后牵伸1.29倍,罗拉隔距19×35mm,捻系数430,锭速11000r/min,钳口隔距6mm,车间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

  

  3.6 络筒

  

  络筒采用较低的卷绕张力,以确保筒子良好的成形。车速不宜过高,控制在1000m/min左右,接头质量要达到原纱强力的80%以上。合理设定电清工艺参数,在清除有害纱疵的同时保留亚麻产品特有的风格。要定期对电清和空气捻接器进行清洁维护,车间相对湿度同样维持在55-60%。

  

  3.7 成纱数据

  

  亚麻/棉55/45 19.6texDE成纱主要质量指标见表2。

  

表2 成纱主要质量指标  

亚麻/细绒棉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四、结语

  

  生产亚麻棉混纺纱,必须做好亚麻的养生处理,软化亚麻,加强清洁工作,控制好温湿度,保证生产顺利,使产品满足用户要求。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粗纱捻系数的选择与优化

2025-4-27 16:08:07

纺织技术

降低单染品种成纱棉结的生产实践

2025-4-29 10:32:5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