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张家港、青岛等地棉花贸易企业反馈,4月下旬抵港、入保税库的美棉、巴西棉、印度棉等数量仍较大,尤其是美棉;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又非常紧张;再加郑棉连续向上突破导致内外棉价差收窄,因此中国各主港不仅保税棉库存增长,且非保税棉库存也持续反弹,港口库容压力进一步上升,部分位置好、仓储收费较合理的保税库存接近“爆仓”。
黄岛某棉花进口商表示,保税印度棉、巴西棉报人民币价格的货源并不少(要求采购方自带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清关);美棉现货则以清关棉居多,贸易商基差报价、一口价并举。如印度CCI M 1-5/32(强力29GPT)保税棉人民币报价多在14250-14300元/吨,CCI M 1-5/32清关棉报价则达到15900-16000元/吨,非CCI M 1-5/32清关棉报价15500-15700元/吨。
从调查看,因目前棉花港口库存“压力山大”,再加增发70万吨滑准税棉花进口配额不仅为“纺织专场”,且100%非国营贸易,导致港口保税、清关外棉的报价较混乱,同品质指标、同产地皮棉的价差甚至达到300-400元/吨。如青岛港2020年度巴西M1-1/8(强力28GPT)清关棉净重报价从16300-16800元/吨;美棉31-336/37净重报价也从16800-17200元/吨;中小棉纺企业、中间商采购大多“货比五家”,反复议价。
某国际棉商判断,截至4月底中国各主港保税+非保税棉花库存总量或已达到55万吨左右,2019/20、2020/21年度美棉及巴西棉的占比超过60%;3月以来抵港、入保税库的印度棉增长也较明显,其中青岛及胶州湾地区棉花库存约33-35万吨;张家港、江阴、南通及南京等地区棉花库存约12-13万吨(其中张家港库存约8.71万吨);上海、广州、宁波、天津等其它各港口棉花库存8-9万吨。因4-6月船期外棉数量仍较大,因此短期港口库容压力“易升难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