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前世今生被“解密”

   本报讯  
棉花从何处起源、如何进化?棉花基因组藏着哪些奥秘?未来的棉花育种改良还需要哪些创新?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哈森阿尔法生物技术研究所、得州农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绘制了所有五个异源四倍体棉花种的高精度参考基因组图谱,为探究多倍体植物基因组演化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现在,我们主要的栽培棉花为异源四倍体,其形成经历了复杂的杂交、多倍体化和驯化过程。大约15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的二倍体棉和美洲的二倍体棉杂交、基因组加倍形成五个异源四倍体种,分别是陆地棉、海岛棉、毛棉、黄褐棉和达尔文氏棉。其中,陆地棉和海岛棉被驯化成为栽培种,毛棉、黄褐棉和达尔文氏棉是野生种。但是受制于四倍基因组本身的复杂性和基因组测序技术,这五个种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一直以来未被精确揭示。

   这项最新的研究发现,这五个种的形成是单一起源,并历经了20万-60万年的自然演化,逐渐形成五个棉花种。其中,陆地棉和海岛棉经过8000年左右的独立人工驯化,成为最主要的栽培棉花。这意味着,在8000年前,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类祖先几乎在同时驯化了这两个棉种。不仅如此,即便身处两地,人类祖先却巧合地优化出了相似的基因表达模式,从而使得这两种栽培棉的纤维长度增加,颜色也发生了改变。(王
拓)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内棉花

未来一周全国大部棉区气温回升利于春播

2025-4-8 6:30:13

国内棉花

乌苏:棉补政策激发农民种棉积极性

2025-4-8 6:30:2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