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赛尔纤维是二十一世纪的绿色纤维,由于其具有棉的柔软性、涤纶的高强力、毛的保暖性等多项优良特性,是高档家纺面料的首选。但是,由于莱赛尔纤维的种类较多,性能各异,必须采取针对性的纺纱工艺。如果处理不当,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导致面料疵点多,染色异常,因此,加强莱赛尔纤维纺纱工艺的研究,提高纱线质量,是研制高档家纺面料的必要环节。
一、莱赛尔纤维的特性
1.1分类
莱赛尔纤维分为标准莱赛尔、LF型莱赛尔和A100莱赛尔三类。其最大区别是有无原纤化。标准莱赛尔是原纤化纤维,其最大特点是原纤化可为莱赛尔面料制造出手感柔软如桃皮绒般的布面效果。A100莱赛尔纤维是无原纤化纤维,它使莱赛尔纤维对染料非常好的亲和性,上色佳,色牢度强,尤其染完美的深黑色时,均可在多次洗涤后仍能保持原有的色彩。LF型莱赛尔纤维则介于标准莱赛尔和A100莱赛尔之间,表现出轻微原纤化。
1.2 特性
与其他再生纤维素纤维比,莱赛尔纤维纵向形态光滑,截面形态呈较规则圆形,有皮芯层。其最大特点的是聚合度,结晶度、取向度及沿纤维轴向的规整性均高于其他再生纤维素纤维。正是由于此特点,使纤维无定形区侧面横向连接少且弱,容易开裂而形成原纤,造成加工困难,形成棉结短绒。具体物理指标见表1。
从莱赛尔纤维各项指标及手感目测检验情况进行分析,三种莱赛尔纤维也有以下共同特点:
(1)单纤维强力虽高,但纤维纤度细,断裂伸长率偏小,纺制过程中易损伤。
(2)纤维手感顺滑,卷曲数少,抱合力差。
(3)原料的含油率适量,能满足纺纱要求。但是也有明显的不同,主要是伸长率的差异,尽管伸长均小,但A100伸长最小,LF次之,最大的则是标准莱赛尔。
总体来看,莱赛尔纤维属高强、高模、中伸型纤维,尤其是伸长率的差异及易原纤化将对纱线加工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纺纱工艺的探讨
从以上分析看,莱赛尔纤维抱合力小,静电严重,可纺性差,原纤化严重,而且易损伤,因此,其纺纱的最大难点主要集中在梳理效果上,梳理不充分,棉结多,梳理过度,短绒多,不仅条干差,棉结同样大量增加。因此,优选梳理元件和梳理工艺十分重要。而要梳理好,防止损伤,注意充分的养生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1 预处理工序
这是莱赛尔纤维纺纱工艺有别于其他纤维素纤维的主要工序之一。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莱赛尔纤维在开松过程中的过度损伤,及顺利成网成条,减少静电。对三种特性的莱赛尔纤维,必须采用不同类型的处理剂以及不同的养生时间。静电严重需防静电处理,纤维粗重需柔软处理,纤维回潮率低需加湿处理等。A100天丝静电严重必须加入一定的抗静电剂和水分,平衡24小时。而LF则相对好得多,只要在80%相对湿度环境下平衡24小时就能达到效果,标准莱赛尔纤维可纺性最好,通常只要在车间环境下平衡12小时即可,无需采取其它任何处理措施。
2.2 莱赛尔纤维的梳理特性
莱赛尔纤维的梳理特性类似于棉型化学纤维,但也有特殊方面。
1) 纤维较长,比电阻大,在梳理过程中,与针布的接触面增加及摩擦增加,造成静电荷增多,转移困难,甚至严重缠绕针布,因此,选择梳理元件时,对针布的规格参数等必须有特殊要求,同时做好工艺配套工作。
2) 在梳理过程中要求产生棉结少。因此,针布的选择和工艺配套必须保证一定的梳理度,要求针布的分梳、穿刺、纤维交替能力强,齿尖平整锋利,并要求足够的齿密和合理的梳棉机工艺来保证其梳理度。
3) 纤维绝对强力虽高但断裂伸长小,易在梳理过程中受损伤,造成短绒增加,因此在考虑分梳度的同时必须兼顾纤维损伤问题。在实际生产中主要考虑刺辊部分的分梳问题。
2.3 纺制莱赛尔纤维的梳理要点
针对上述梳理特性,我们认为,要梳理好莱赛尔纤维,必须综合考虑分梳、转移、损伤、耐磨、成条的各项要素,合理针布选配,同时做好工艺配套,对不同类型的纤维还必须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才能获得良好的梳理质量及顺利成条。
一般来说,莱赛尔纤维以柔性梳理为主,兼顾分梳和转移,尽量避免激烈的打击,以免损伤纤维,最终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只是对三种纤维在梳理度的控制上有所不同。
2.4 清花工序梳理要点
清花工序原则上以“柔性分梳”为主,以梳代打,快速转移,防止缠绕,减少损伤。梳理元件的选择注意选用分梳针齿,而不宜采用刀片等分梳元件。工艺配置上主要控制打击点的数量及打手的速度,隔距以大些为宜,打手速度应比棉低10%左右,一般A036打手速度不超过480r/min。
2.5 梳棉工序分梳度的控制
梳棉工序同样以 “柔性分梳”为处理原则,只是必须考虑分梳度的要求。对不同的莱赛尔纤维其分梳度的要求不一致。这是纺好莱赛尔纤维的又一关键。不能分梳过度产生短绒,也不能分梳不足,束纤维过多,使棉结和粗节明显增加,这是一个很难掌握的平衡点,必须在实际生产中反复摸索和总结。一般可根据棉网情况及短绒分析直接判断,如在梳理过程中出现棉网云斑清晰度差,易绕锡林等,则表示分梳度不足,针布型号选用不当、梳理工艺配置不佳。另外也可由成纱质量来间接判断,如成纱细节偏多,如果排除了细纱、粗纱的因素,一般可直接推断是由于分梳过度引起的短绒增加。可适当减少打击、弱化分梳,或者调整针布型号。
梳理度的掌握第一是梳理元件的选用。尽管莱赛尔纤维既不同于棉又不同于化纤,但它们在性能上更接近棉纤维,因此为了保证一定的梳理度,梳理元件的选择应尽量接近棉型针布,甚至可直接借用纺棉的设备、器材,而不是选用通常意义上的棉型化纤针布,但是必须注意解决好一些共性难点,如粘、缠、堵、掉网等。一般锡林梳理元件选择高密度、小工作角、超薄工作面的针布,齿密最好不低于700齿/(25.4mm)2。工作角在65度至75度之间,除非新型高产梳棉机,否则工作角绝不能低于60度。盖板针布针密也应在400针/(25.4mm)2以上。至于转移及损伤问题,可采用矮齿、浅齿、提高光洁度及道夫针布采用小工作角并增加齿深、选择合适的锡刺比、适当降低刺辊速度等措施来解决。一般锡林针布采用25系列或20系列,对普通低产梳棉机,原则上不采用20系列针布,因为产量低,有过度分梳倾向。道夫针布可选择常规化纤针布AD4030*01890或AD4032、AD5030等,关键是齿深大可增大齿间容量,纤维转移顺畅。刺辊则是减少损伤的重点。刺辊锯齿选择的原则是既要一定的齿密,兼顾分梳,又必须采用较大的工作角,防止损伤纤维。一般刺辊工作角可选择在85~90度之间,可兼顾分梳和损伤问题。
梳理度的掌握第二点是工艺的配置。由于莱赛尔纤维体积质量较大,纤维又滑爽松散,抱合力差,以及回潮率高,一般采取“轻定量,低速度,适当隔距、多梳少落”的工艺原则,使纤维得到充分梳理和及时转移,以提高棉网清晰度,减少棉结,降低条干不匀率。对以上三种莱塞尔纤维,由于伸长率的差异、可纺性的差异、微纤化程度的差异、抱合力的差异,工艺也应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最主要的区别在锡林盖板隔距以及刺辊到给棉板隔距的设置上,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
2.6并粗细工艺配置
并粗细工艺配置和常规纤维素纤维的工艺差不多,主要是采取伸直度工艺,头道并条后区牵伸为1.7倍,末道并条后区牵伸为1.4倍。罗拉隔距及摇架压力和纺粘胶品种时一样适当偏大掌握,以减少纺纱过程中的绕花现象。
最关键的是粗纱捻系数配置。粗纱捻系数增大后,粗纱外观质量逐步提高,毛羽也逐步减少。因此,选择粗纱捻系数以不影响细纱牵伸为前提,偏大掌握,一般标准莱赛尔粗纱捻系数不大于70,A100捻系数不大于90,LF则在80左右。同时粗纱卷绕张力控制适当,并根据季节、车间温湿度变化及时调整,保证粗纱张力适当,设备运转正常,减少断头。
细纱工序工艺参数及纺纱器材的选择与成品质量密不可分,由于纤维与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因数小,生产中须条易产生打滑现象,造成断头。为控制成纱质量,减少细纱断头,达到良好的条干水平,一般采用低速度、大隔距、小牵伸、大捻系数、合理的钢丝圈型号、弹性较好的软胶辊,并适当加大车间湿度,防止静电,出现粘缠堵挂。
三、相关配套措施
要纺好莱赛尔纱线,除了以上工艺措施外,还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要特别注意温湿度的控制。相对湿度过低,纤维易损伤。湿度过大,又易缠绕,一般控制在65%左右。
2)注意防粘卷。粘卷对重不匀影响很大。在清花可用同品种粗纱进行牵纱。有条件的可采用加热装置。
3)为了防止棉网坠落,可采用导棉器,但必须注意调整好张力,皮圈最好经过抗静电处理。
4)由于莱赛尔染色特别上色,所以在生产中要做好隔离工作,以防异纤混入。
四、成纱质量
五、结语
1)莱赛尔纤维是新型纤维素纤维,它的爽滑透气丝绸般的服用性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是现代服装及家用纺织品领域的理想面料。
2)莱赛尔纤维有别于其它纤维素纤维的最大特点是易原纤化和低伸长率这两大特性,它对对纱线加工质量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3)合理配置梳理元件、梳理工艺及做好预处理工作是纺好莱赛尔纤维纱线的关键。必须根据三种纤维的微小差别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低速度、减少打击是纺纱的主要要点。
4)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莱赛尔纤维纱线质量指标经常出现波动,这与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的设定密切相关,所以,现实中仍需要不断摸索总结,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莱赛尔纱线。
作者: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周群娣
江苏大生集团 邹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