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棉纺梳理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上)(紧接上期)
2.6 活动盖板挂花的原因以及控制措施
2.6.1盖板挂花的现象
在梳理过程中,正常的盖板应该是针面光洁、表面无挂花、无嵌杂。但在实际生产中容易出现盖板挂花的现象(见图12),影响梳理质量,也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图12 活动盖板挂花的现象
2.6.2产生原因
(1)针布磨砺不良,针面光洁度较差。
(2)盖板的根差较大。
(3)针布选型不对,如生产差别化纤维却选配的是棉型针布。
2.6.3 控制措施:
(1)改进针布磨砺操作方法,保证盖板针布的光洁度、锋利度、平整度。
(2)将盖板根差控制在3丝以内。
(3)合理选配针布,如选配78度或者MCB、BNT系列针布。
2.7 生产涤纶纤维时锡林针布绕花的原因以及控制措施
2.7.1 生产涤纶纤维时锡林绕花的现象
生产涤纶纤维时,梳棉机经常出现锡林针布绕花的现象(见图13),降低了转移率,造成针面负荷加重,严重影响梳理效果,造成质量指标恶化。
图13 锡林针布绕花
2.7.2 产生原因
(1)静电造成锡林绕花。
(2)针布第二点磨损,见图14。
(3)盖板针布配置过密,摩擦系数大。
(4)车间温湿度过小,造成静电。
图14 二点磨损造成锡林绕花
2.7.3 控制措施
(1)合理选配针布,生产涤纶纤维时应选工作角较小的针布。如AC2025-1650、2520-1750等。
(2)适当放大锡林盖板隔距,减少摩擦造成的静电。
(3)加大盖板针布的工作角,提高转移效果。
(4)采用涂层及表面强化处理针布,降低二点磨损。
2.8 生产差别化纤维时大漏底吸花的原因和控制措施
2.8.1 大漏底吸花的现象
生产差别化纤维或遇到高温高湿天气时,纤维回潮大,棉网在三角区不易控制,容易出现大漏底入口吸花(见图15)或道夫上的棉网瞬间被吸入大漏底(见图16)的现象,而被吸入的纤维团经过梳理区后又转移给道夫形成粗条,输出时堵塞喇叭口造成断头,导致生条质量差、棉结高,同时面板检测出现条干差。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降低速度运行(开到160m/min以下)。
图15 大漏底吸花
图16 道夫上的棉网瞬间被吸入大漏底
2.8.2 原因分析
道夫下部的棉网受下三角区高速气流冲击的影响加大,棉网转移不稳定,大漏底入口的补入气流很容易将棉网吸入大漏底。由于差别化纤维或遇到高温高湿天气时,纤维的回潮率较大,棉网容易下垂,更容易被吸入大漏底。
2.8.3 控制措施
(1)大漏底入口-锡林隔距收紧到2.5mm。
(2)锡林道夫隔距收紧到0.13mm。
(3)锡林下罩板隔距0.40mm。
(4)改用带横纹道夫。
(5)道夫下面加装罩板。道夫下罩板入口位置上移2mm,以有效隔离补入大漏底的气流,减少大漏底吸花现象。
2.9 盖板针布针尖异常磨损(平磨)
2.9.1盖板针布磨损异常的现象
在梳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盖板平磨严重的现象,造成盖板失去锐度,对纤维的穿刺和抓取能力下降,梳理效果变差,见图17。
图17 盖板针布磨损平磨
2.9.2 产生原因
(1)锡林盖板隔距过紧。
(2)锡林盖板接针。
(3)针布磨机下针过重。
(4)盖板链条伸长不一致,踵趾面磨损严重,磨损过快。
2.9.3 控制措施
(1)锡林盖板隔距不要小于5丝。
(2)针布磨针时采用轻磨,抄高针。
(4)踵趾面修磨控制在3.2mm±0.2mm,不宜过小过大。
2.10 道夫绕花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10.1 道夫绕花的现象
梳棉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道夫绕花的现象,造成锡林和道夫的转移率下降,部分纤维在锡林道夫三角区或剥棉罗拉道夫转移区出现落网,影响棉网清晰度和梳理质量。见图18.图19。
图18 道夫线状绕花
图19 道夫块状绕花
2.10.2 产生原因
(1)道夫损伤,包卷起丝。
(2)针布配置不当,齿密过密。
(3)生产粘胶纤维时,车间湿度过大。
(4)针布嵌杂,嵌僵片。
2.10.3 控制措施
(1)合理设计工艺,优化配置针布。
(2)加大后部排杂。
(3)油石清刷,滑石粉清刷。
(未完待续)
作者:陈玉峰 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