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梳常见问题及整改建议
精梳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去除短绒、杂质和部分棉结。影响精梳梳理质量的因素及其复杂,总体来说主要有精梳准备工序质量、精梳每钳次的喂棉量、喂棉方式、分离隔距、锡林针齿数、顶梳插入深度、接合质量等因素。
精梳准备工序包含预并条和条并卷。预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纤维伸直度。精梳准备工序常常会出现清洁不良、并合不良等问题(见图11),同时存在条卷并合根数设计不合理,小卷重量不合适等问题。
精梳常见的问题主要有精梳锡林、精梳顶梳嵌花、嵌杂现象等。精梳毛刷是保证精梳锡林清洁的重要部件,建议精梳毛刷的刺入深度每月进行一次校正。根据棉卷实际含杂、含短绒量合理设置毛刷速度。
精梳顶梳是保证精梳梳理效果的重要原件,应建立严格的精梳顶梳交接制度,保证顶梳的良好状态。对顶梳嵌杂问题,建议对顶梳、锡林的落棉量进行分别测试,结合梳棉工序的落棉效果调整,保证梳棉能够有效去除杂质,杜绝精梳顶梳嵌杂现象。
精梳牵伸倍数及小卷定量也是影响精梳梳理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根据精梳设备配置以及配棉、所纺品种,合理设置条并卷重量,保证精梳梳理效果。图12是立达推荐的新型精梳机的小卷重量。
牵伸胶辊使用混乱、牵伸区清洁不良等问题也是造成精梳条质量差的重要原因,建议重点关注精梳细节管理,保证精梳梳理效果和短绒去除率。
二、并条常见问题及整改建议
并条机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实现条子的并合作用,由并合促进混合,二是实现对条子的清洁作用。条子的并合作用实现了条子内部纤维的均匀分布,提高了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同时并条机吸风装置可以减少条子中的杂质和短绒。因而日常使用及维护保养过程中,必须保证并条这两个方面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随着自调匀整并条机的大量采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并条机对条子重量不匀率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有效降低了成纱的长片段不匀率。
2.1并条机的牵伸工艺设置原则
头并合根数宜少不宜多,总牵伸倍数宜小不宜大,预并的后区牵伸倍数宜大不宜小,建议预并在5根并合时,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7-1.8倍。
预并的后区握持距宜大不宜小,建议罗拉握持距在纤维长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12-20mm,保证纤维伸直平行效果。
末并的后区牵伸倍数宜小不宜大,前区牵伸倍数宜大不宜小,前区牵伸倍数越大,后弯钩伸直效果越好,为使前区牵伸倍数尽可能大,后区的牵伸倍数就应减小。一般后区牵伸倍数在1.15~1.2间,以便集中前区一次牵伸。使用自调匀整并条机采用六根并合时,建议后区牵伸控制在1.16倍左右。
2.2并条工序常见质量管理问题及建议
有些企业在引进了进口自调匀整并条机后,因对设备不熟悉,导致功能不能有效发挥,达不到预期效果。常见的问题是自调匀整参数设置不合理,比如粗节报警门限偏松(见图5),造成A%极差太大,粗节数量较多(见图6),或者参数设置不一致,比如同一台车的两眼匀整点相差较大(见图7)。由此可见企业在使用的并条机质量监测功能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反映了企业对并条机监控参数没有进行认真有效的优化调整,建议企业每天对并条机监测及记录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一旦发现监测指标出现异常波动,要及时查找分析原因。
同品种工艺参数不一致,甚至同机台两眼工艺参数不一致,是影响匀整效果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并条机出现匀整报警的原因之一。企业在使用自调匀整并条机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匀整报警,造成匀整报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自调匀整位移传感器及凹凸罗拉的基准电压值要保证准确无误。
(2)自调匀整并条机匀整长度、匀整强度、低速匀整设置等要合理,每2周要进行一次标定,保证以上参数能够满足原料、温湿度等生产条件变化的要求。
(3)A%、CV%以及粗节报警值设置要合理,建议根据试验室测试结果,结合并条机监控结果进行设置和调整。精梳纯棉产品建议A%报警值设置在2.0%以内。建议粗节的设置,长度以条筒定长为单位,根据实际粗节情况设置监控值。
(4)每隔2小时进行重量标定试验,保证A%波动在规定的控制范围以内。
(5)保证清洁及时、温湿度稳定。湿度变化大也是造成匀整报警的原因之一。
有的企业在并条操作管理上存在问题,并条机最基本的清洁都难以保证(见图8),甚至导致疵点条的产生(见图9)。同时操作管理中不注重操作手法的规范性,存在高条、毛条、接头搓头、搬条等一系列的操作问题。建议并条在操作管理中,必须规范操作管理,实现整体换段,保证并条清洁状态良好,同时需要规范操作手法,减少乃至杜绝操作不当造成的并条条子疵点(见图10)。
非自调匀整并条机要重点关注条子质量的离线质量监测结果,根据离线监测的质量指标对并条机进行状态维护和操作质量的监督检查。并条机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机械波和纤维伸直平行度不好造成的弯钩纤维。为此要及时对并条机的齿轮啮合状态,胶辊润滑和胶辊表面状态、胶辊带花粘花情况、压力棒返花积尘情况等进行检查,同时对罗拉隔距、牵伸分配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三、粗纱常见问题及整改建议
粗纱作为成纱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于实现纤维的再排列、伸直平行具有相对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成纱质量指标、纱疵具有相对重要的影响,所以粗纱工序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成纱质量水平。
粗纱工序常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细节管理上,企业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清洁不彻底,主要有牵伸区不净,上下清洁器不净,以及导条架不净等。粗纱工序的清洁状态会直接影响成纱的纱疵,特别是络筒十万米切疵数量。要建立清洁周期和监督检查周期,保证粗纱工序清洁状态良好。
(2)同档胶辊、上销位置不一致,导致握持隔距,浮游区大小不一致,致使粗纱条干异常。
(3)粗纱机械波出现的频率较高,对成纱质量指标影响较大。造成粗纱工序机械波的原因主要有牵伸加捻系统运转不良,胶辊、胶圈等牵伸专件损伤,以及胶辊、罗拉绕花等。
作者:崔士涛 中国纱线网